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活好每一天

文:梁展熙 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每年的將臨期第一主日,是各禮儀年循環的新開始。乙年主日的福音選讀,主要取自《馬爾谷福音》,所以乙年又俗稱為「馬爾谷年」。至於「將臨期」,故名思義,就是等待將要來臨的某個人或某件事物的禮儀節期。雖然,從禮儀曆的進程來說,接著將臨期的就是聖誕期;可是,將臨期首要邀請信友期待的那將要來臨的,並不是聖誕節——即耶穌的第一次降臨。相反,正如今天的讀經向我們展示的,將臨期首先引領我們,遠望那耶穌的再次來臨——即天主的國度(全新的世界)——的臨現。 這個只有喜樂滿足,沒有仇恨、沒有眼淚、沒有壓迫的國度,相信每個人都渴望,而且恨不得其馬上就臨現。然而,耶穌卻指出,「你們不知道那時辰何時會到」。因此,「你們要小心防備,要保持警覺」。耶穌更用了家主僕人的比喻來說明祂的囑咐:「切勿讓家主突然回來時,發覺你們在睡覺」。言則,耶穌是在說我們要不眠不休地保持警覺嗎?永遠都不可以睡覺嗎?我們又要防備甚麼?「保持警覺」 又所指為何?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朝聖者手記】要常感恩——是常常!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我偶爾也會播《Gracias a la vida(感謝生活)》這首歌,特別是由Mercedes Sosa和瓊.貝玆Joan Baez合唱那個版本。真的,要對生命感恩!知恩和感恩是些令人着迷的美德和評價。 人性特質充滿美德可令人的行為美善,美德更能令我們在人的位格和作為基督信徒健康地成長。耶穌便是品德高的一位,而身為基督信徒的我們,還有其他善意的男女,都是朝着祂美德的路,勇往直前。超德中的信、望、愛都會引導我們如何保持與天主的關係;倫理德性(四樞德)中的明智、正義、勇敢和節制,都會條理我們的個人生活和共同體生活,特別是社會德行,因它會引導我們如何一起生活在公義和愛之中,那就是和平。 仁愛或博愛和公義,都是社會德行。以正義對人即對人公平、給他們應有的權利:歸還屬於他們的。愛人不僅是給他們應有的,還有相對屬於你或我的。(我說相對,是因為每樣事物都屬於為我們而創造天地的主,我們只是「所有物」的管理員。)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將臨期第一主日(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谷福音13:33-37   這主日福音經文「警醒」一詞出現了四次,警醒甚麼呢?為甚麼要警醒呢?原來警醒是為了等待,朝向一生活目標而不鬆懈地等待。 將臨期中的等待,是為了迎接聖誕慶典,迎接等待天主降生成人、生活在我們中間,成為天父的愛子,成為自由與平安,給世界、你我帶來希望,經由他的福音與道路與天主父合而為一;另一方面,也是再次默觀與審視我們「受造為人」、「成為自己」以及「與天主合而為一」的慶典。 耶穌在福音中以僕人等候主人回來做比喻,主人離開前信賴僕人將家務託付給僕人,並吩咐他們每一個人的工作,雖然主人何時回來並不確定,但僕人清楚知道等待主人的方式,就是盡責任去做主人吩咐的工作,一方面,僕人不必為眼前遭遇的困難操心,生活有方向,知道主人必要回來,因而,他能活在當下,將注意力放在當下的生活經驗或者眼前所接觸的人。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訪問緬甸 強調和平的重要性:團結非一致化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羅馬時間11月26日晚上起程前往緬甸及孟加拉,展開他上任教宗後第21次的國際牧靈訪問。教宗這次訪問緬甸的的格言是「愛與和平」,象徵愛是基督徒和佛教的共同價值。教宗訪問孟加拉的格言是「和諧與和平」,旨在促進不同種族和宗教的群體在孟加拉和睦共處。教宗與緬甸宗教界領袖會晤,強調和平包括在多元內團結,而非統一、一致化。 教宗於緬甸時間週一(27日)下午抵達仰光國際機場。在第一天的行程中,教宗並沒有任何接見活動,只留在總主教府舉行私人彌撒及稍作休息。 到了星期二(28日),教宗到總統府接受歡迎儀式,並與緬甸總統與各官員會面。緬甸總統廷覺表示,與教宗的會晤,再次強調了緬甸對和平的重視,同時對緬甸的和平懷有希望和信心。他又稱教宗為好朋友,並支持教宗為和平所作的努力。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天主教教理》頒布 25週年慶典 四個教理專題要點簡報

文:陳思穎、林康政 翻開《天主教教理》中文版的頁1,就是1992年10月11日公布的《信仰的寶庫》宗座憲令,這日子也是當年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開幕日。該宗座憲令是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為了出版《天主教教理》,親自撰寫並宣讀的一份隆重文獻。至今,《天主教教理》已落在各地教會的土壤裡,並不斷廻響於今日天主子民的信仰生命中。2017年10月11日,正值《信仰的寶庫》宗座憲令頒布25 週年,我們有幸得蒙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邀請,以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代表(陳思穎)及華語牧民教理學學者(林康政)的身份,出席於梵蒂岡舉行的紀念活動。   紀念《天主教教理》頒布廿五週年慶祝活動 是次活動於保祿六世的世界主教會廳舉行。當天活動內容包括四個專題講座、聖樂演奏、各地教理書及歷史展覽等,最後教宗蒞臨致辭。大會送贈與會者於9月出版的新書《天主教教理——神學與牧民釋義》。該書由40多位來自意大利、法國、英美、西班牙及德國等地的教理與神學學者撰寫,經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Rino Fisichella)蒙席編輯。 紀念活動開始,大會播放了25年前的兩個片段:一是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宣讀和簽署《信仰的寶庫》宗座憲令;另一是教宗於10月15日主日,在伯多祿廣場三鐘經講話中所公告的《天主教教理》,指明它是普世教會作為更新宗徒福傳使命的重要工具。短片播放後,四個專題講座隨即展開,以闡釋這本教理書於今天的福傳與牧民成果。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親子館 李主教譚司長等主持開幕禮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屬下機構「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親子館」,於11月27日舉行開幕典禮,敦請教區李斌生主教、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等嘉賓主持。 植樹儀式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社會工作局黃艷梅局長、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社會工作部戴儒鳴副部長及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劉小玲院長主禮,並由多名社工局及社會服務機構代表出席見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公教中心重建計劃小組新辦公室祝聖 期望推進重建工作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今年六月,決定重建位於南灣街和水坑尾街的公教中心。就重建事宜,教區特別成立小組,以處理日後重建工作事宜。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於11月27日中午為公教中心重建計劃辦事處祝聖,祈求在新環境中能讓重建工作順利推進。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主教座堂基督君王節舉行聖體出遊

教會上主日(11月26日)慶祝基督君王節,主教座堂當日上午九點舉行節日大禮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禮。 李主教於講道中指,十字架就是君王耶穌的寶座,這寶座代表着祂的能力、力量、王權。耶穌亦因為愛人類愛到極點,完全地為人類犧牲,才把自己獻於十字架這寶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