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廷禮儀部部長訪問加國大學 薩拉樞機:靜默不只是不說話

(綜合報道)今年3月12日,教廷禮儀部部長薩拉樞機(Cardinal Robert Sarah)到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裡的聖彌額爾書院,並為在場1200名學生舉行一次講座,提到靜默在建立內修生活及與主關係中的重要性。 薩拉樞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他出生在幾內亞一條小村莊。12歲進入小修院,24歲晉鐸,34歲當上主教,並在2010年獲教宗本篤十六世擢升為樞機。2014年,時任教宗方濟各任命他為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聖彌額爾書院為薩拉樞機的到訪製作了一條極度精彩的短片。在短片中,樞機說到何謂靜默,「靜默不只是不說話。靜默有更深入的意思,因為最大的聲音,就是在我們內在裡。即使在我們的教會中,仍有很多聲音,所以[滿是聲音的聖堂」並不是讓我們安靜地與主相遇的地方。」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洛杉機輔理主教評論《靜默的力量》:靜默與彌撒的意義

文:羅拔.巴倫主教(Bishop Robert Barron) 薩拉樞機最近的書本《靜默的力量:對抗噪音的獨裁》,探討一系列有關神學與靈修上的主題,全部均圍繞着噪音在我們的文化中、特別在教會中,所扮演和發揮的不快角色。擔任教廷禮儀部部長的薩拉樞機,對禮儀中的觀察最為尖銳和有力,這應該不足為奇。當我閱讀這本書、談及有關在彌撒中靜默的重要性,我發現我不時會堅決地點頭認同。 我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梵二)後剛好成年,而梵二十分強調群眾需要「充分、有意識和積極的參與」彌撒。這著名句子源自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期禮儀運動的神學家,是對所有平信徒的一個呼籲,去知道他們在禮儀中的身份,不只是旁觀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但在實際的應用中,卻變得要鼓勵信友經常地作出身體上的行動:遊行、站立、歌詠、答唱、拍掌等等。就像要讓指導和領導禮儀的人感到他們必須時刻抓緊團體的肩膊,並把他們搖晃至清醒地參與。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普世博愛運動第11屆新青節 「超越一切界限」 給世界帶來希望

(本報訊)由普世博愛運動舉辦的第11屆新青節(Genfest)於7月6至8日在菲律賓馬尼拉圓滿結束。這是新青節首次移師亞洲舉行,吸引了約6,000位來自100多個國家、不同文化、種族、宗教的年輕人參與,而港澳台共有近一百位青年參加此國際盛事。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接見七萬名輔祭:懶惰的人無法成聖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週二(31日)在聖伯多祿廣場接見了近七萬名輔祭。教宗在回答青年的提問時,指出近人是同胞或外國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你們能滿足他們的所需,「你們就能成聖並改變世界。」 這批來自19個國家的輔祭,到羅馬參加第十二屆國際朝聖活動。今屆的主題為「尋求和平,追隨陪伴」(詠34: 15)。這些青年主要來自歐洲,還有些來自美國,甚至安提瓜和巴布達。本次朝聖活動最重要的時刻就是輔祭與教宗方濟各的會晤。教宗首先與青年對話,期間回答了他們的五個問題,然後主持聖道禮儀,並在禮儀結束時講道。教宗勉勵青年不要懶惰,走成聖之路。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走進《天主聖名之城》第四站:玫瑰聖母堂、聖若瑟修院聖堂

(本報訊)由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舉辦的澳門朝聖活動──走進《天主聖名之城》系列,走訪各座聖堂,由教友向大家作導賞說明、聖堂的歷史及聖人的行實,藉此加深對教會的認識,進而深化彼此的信仰。自本年二月開辦這系列朝聖活動以來,參加者相當踴躍,第四站行程將於八月中旬舉行。 活動詳情: 走進《天主聖名之城》第四站:玫瑰聖母堂、聖若瑟修院聖堂 日期:2018年8月2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30 – 5:00 集合地點:玫瑰聖母堂 解散地點:聖若瑟修院聖堂 報名:電話 2892-1438  /  WhatsApp 6666-3865 費用全免 玫瑰聖母堂,聖若瑟修院聖堂可能是教友不常踏足的聖堂,而聖若瑟修院聖堂為修院的附屬小堂,聖堂內的雕刻、佈局、聖堂旁的操場以及利瑪竇像的設置,都有特殊的意義,大家可能不清楚,參觀時就可一一揭曉。 可知道澳門有「天主聖名之城」這個美譽嗎?在這小城裏有廿多座天主教聖堂,最老的有四百多年歷史,最新的也上廿年之久,每座聖堂都見證著傳教士的足跡及貢獻。聖堂樑柱上的雕刻傳遞著福音的訊息,以及描述聖人的事蹟,彷彿就是一本記事詳盡的立體歷史書,你有興趣親臨聖堂來翻閱這本生動的「書」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簡訊兩則

(一)聖母雪地殿瞻禮  8月5日(主日)為聖母大殿奉獻日(即聖母雪地殿瞻禮),上午9時半,在望德聖母堂舉行慶祝彌撒。 查聖母雪地殿瞻禮,原定每年8月5日在松山燈塔旁之嚮導聖母小堂舉行慶祝。該堂於1998年起,已將瞻禮改在望德聖母堂舉行。   (二)夫婦懇談週未營 澳門夫婦懇談會,將於今年8月24日(星期五)下午6時半至26日(星期日)下午5時半,舉行每年一度的夫婦週末營,地點在澳門路環的依撒伯爾靜修院,歡迎本澳的夫婦參加。活動對象為結婚三年以上或已有一位小孩的夫婦。 夫婦營旨在透過提供環境和機會,讓參加夫婦彼此互相聆聽、坦誠傾訴,從而加深了解自己與對方,增進夫婦的感情。週末營內除了有義工夫婦分享婚姻的成長心路歷程外,還有專業導師全程陪伴服務,參加夫婦只需聆聽講者的分享,從中自行體會過來人的經驗,無需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 費用是每對夫婦800元。報名地點:望德聖母堂,查詢請電:陳太6630 6260,梁太 6636 2492,崔太6682 3661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家庭重塑工作坊 十月將在港舉行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將於2018年10月12 – 14日(三日兩夜),假香港長洲慈幼靜修院舉辦「家庭重塑工作坊」。是次工作坊誠邀黃葉仲萍博士擔任導師,活動運用沙維雅理論,讓我們以不同的角色出現;在成長的負面經驗中,讓我們進一步正面檢視,並處理家庭和個人內在的問題及創痛。學習放下成長中的傷痛,增加個人抗逆力及對個人的認識,達致自我成長。內容包括:講授、分享、小組體驗、角色扮演等。對象為年滿21歲人士,費用每位MOP1300元(會員)及MOP1500元(非會員)。名額有限,報名從速。查詢詳情請致電2838 8886,或瀏覽該會網站www.mcaf.org.mo。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明愛將舉辦慈善羽毛球邀請賽

(本報訊)由澳門明愛主辦,澳門羽毛球總會和澳門浸信中學協辦的「澳門明愛慈善羽毛球邀請賽」,將於2018年8月25日(星期六)在澳門浸信中學體育館舉行。目的為澳門明愛非資助的社會服務籌募善款,同時推動羽毛球運動,並鼓勵市民關懷社區,援助弱勢,以愛傳愛。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舉行 本學年音樂會暨頒獎典禮

(本報訊)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於7月28日下午三時半,假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千禧堂舉行《結伴.鋼琴》學生演奏會(II)暨頒獎典禮。出席嘉賓有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副校長孫燕雲修女,及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名譽音樂顧問林敏柔博士。是次音樂會是2017-2018學年活動最後一場音樂會,因此在音樂會上同時舉行簡單的儀式,頒獎給予在該學年表現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