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主教耶穌會教育事業遍佈全球,其獨特的教育理念一直是百年來教育學研究的重點之一。而當中的依納爵教學法為教育工作者和21世紀及其後世學生提供了實質性應用和遵循的路徑。利瑪竇中學於2023年10月16日迎來學年的第一場「依納爵教學法(IPP)折射型學習法培訓工作坊」,誠邀耶穌會教育中心主任蘇英麟博士為中小幼教研(種子老師)團隊進行指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心遇聖言】平安始於我們的內心
文:李愛德神父 耶穌聖心司鐸會 常年期第卅主日 本月7日,中東所爆發的戰爭,其毀滅與死亡為全球帶來恐懼。天主獨生子、全人類的救主,就在這片土地上降生,但這片土去卻繼續充斥着暴力與報復。恐怖分子及投在他們家園的炸彈,讓婦女、兒童、長者,以及成千上萬的無辜家庭破裂。《聖詠》作者的吶喊,也是《默示祿》中朝聖者的吶喊,也是這些受傷人們的吶喊:「上主⋯⋯要到何時?」(參閱詠13:1;默6:10)
【教父】(3) – 歷史中第四位教宗的言辭
文:文祖賢神父 譯:姚子汶 我們現在從「宗徒教父(Apostolic Fathers)」開始說起。宗徒教父生活在所謂的「宗徒時代(Apostolic Age)」。這時期大約從公元33年,到最後一位宗徒聖若望的死亡,大約公元100年。據悉,宗徒教父們都與宗徒們私交甚篤,或至少深受他們的影響。因此,他們備受尊崇,尤其是前三位:聖克萊孟.羅馬(St Clment of Rome),聖依納爵.安提約基亞(St Ignatius of Antioch),以及聖玻里加.斯米納(St Polycarp of Smyrna)。今天,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首先談談聖克萊孟。
教宗方濟各呼籲釋放人質
讓人道援助品進入加沙地區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仍掛慮中東的悲慘局勢,在10月25日的公開接見活動中,再次為和平發出呼籲,包括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烏克蘭和全世界的和平。教宗鼓勵有關方面釋放人質,以及讓人道援助物品抵達加沙地區。同時,教宗也表示繼續為受苦的人祈禱,對在中東、烏克蘭和其他受戰爭煎熬地區的和平進程懷抱希望。
教宗與拜登通電話:要辨別出和平的進程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與美國總統拜登上主日(22日)進行了大約20分鐘的電話交談。聖座新聞室公布了這個消息,並闡明談話的議題是世界上的衝突局勢,以及辨別出和平進程的必要性。這通電話是依教宗的意願而進行的。
青年線上守夜祈禱,為中東懇求和平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的青年顧問團隊(IYAB)上週六(21日)晚上9點在線上舉辦了守夜祈禱活動,為聖地等地方祈求和平。該團隊的黎巴嫩青年查爾(Émile Abou Chaar)向本新聞網表示,「我們省思自己能做些甚麼來響應教宗方濟各的和平呼籲」,然後決定一起舉辦這次線上祈禱會。
耶路撒冷基督信仰教會:「停止暴力,保護平民」
(梵蒂岡新聞網訊)耶路撒冷包括拉丁禮的各基督信仰教會的宗主教們和領導人士日前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以色列對加沙東正教聖波斐利聖堂的空襲,這次襲擊導致18人死亡,其中包括九名兒童。耶路撒冷教會人士以這項聲明作為與英國坎特伯里韋爾比總主教共同對此事件的譴責。韋爾比總主教於10月19日抵達耶路撒冷,他在20日晚上與耶路撒冷宗主教和基督信仰各教會領導人士聚在一起祈禱。
加沙的瑪利亞修女:懇求上主賜予和平
(梵蒂岡新聞網訊)由於以色列的轟炸,加沙希臘東正教聖波斐利聖堂建築群的一部分倒塌,導致18名基督徒死亡。他們的葬禮於日前舉行,參禮的人中也有瑪利亞(Maria del Pilar Llerena Vargas)修女。她見證說,「看到孩子們向自己的父母告別令人非常難過和痛苦,可是看到父母親向他們的子女告別更是令人傷心難過。這是一個很難抹去的畫面」。
皮扎巴拉樞機:轟炸加沙不能解決問題
(梵蒂岡新聞網訊)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皮扎巴拉樞機日前接受訪問,講述了當地的情況和他的擔憂。他的心因每天目睹不斷增加的受害者而破碎。這也是一顆被分裂的心,因為在他的團體中「有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此刻將他們聚合在一起,確實很困難」。
【週三公開接見】教宗:宣講福音不能抽像化,而應始終本地化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5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介紹了聖濟利祿和聖美多弟:「他們於九世紀出生於希臘的貴族家庭,二人放棄政治生涯成為了隱修士。他們是兄弟倆,被世人稱為『斯拉夫人的使徒』。」教宗繼續以「使徒的熱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