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在全世界,尤其在非洲大陸盡一切努力推動每個人在各種場合和境遇中的尊嚴」。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週一(1日)在喀麥隆首都雅溫得天主教大學發表演講,闡述了這個思想。這場演講的主題是:「聖座在非洲的臨在:和平理想與實現正義」。帕羅林國務卿上週四(1月28日)至週三(3日)訪問喀麥隆,這次演講是他行程中的一項活動。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2021年世界傳教節文告 「這個世界迫切渴望以傳播同情慈悲為使命的人」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新聞室上週五(1月29日)發表教宗方濟各今年世界傳教節文告,主題是《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宗4,20)》。文告分為兩部分:「宗徒的經驗」和「向所有人發出的邀請」。教宗籲請所有領受洗禮的人成為傳播福音「同情慈悲使命的人」。
教宗公布今年七月首屆世界祖父母與長者日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上主日的三鐘經祈禱活動後,宣布從今年起,臨近耶穌祖父母聖若亞敬和聖婦亞納瞻禮的七月份第四個主日,將成為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教宗指出,這個日子是為了慶祝年邁之恩,並紀念那些在我們之前、為我們守護並傳遞生命與信仰的人。
葡萄牙宗教領袖反對議會通過的安樂死法案
(梵蒂岡新聞網訊)葡萄牙議會上週五(1月29日)投票通過了將安樂死和協助自殺除罪化的法案,引發許多抗議活動。葡萄牙主教們在一份嚴厲的聲明中,對議會的決定表示「悲傷和憤怒」後,由不同宗教和教會代表組成的跨宗教組織「宗教與健康」也表達了自己的堅定立場。
做「基督徒」是甚麼意思?
文:Humility 近日聽到工作崗位的同事談到他們的生活,當中也有天主敎徒。在仔細想想信仰在他們生命的各種決擇的角色時,筆者不免反思:「當我說我是一個天主教基督徒時,這是甚麼意思?」或者再坦白點說:「何謂基督徒?」
【徐光啟的靈修生活】(9)總結徐光啟的一生
文:段春生神父 明末天主教徒徐光啟的信仰生活,是一個成熟的天主教徒的信仰。我們通過他的書信、與和他有着深厚友誼的傳教士們的書信和著作、以及他家族中的天主教信仰的傳承,可以確定徐光啟的信仰是真正的天主教徒的信仰。他在祈禱中所透露出來的活潑的信仰,與他所從事的政治生涯,科學研究,救國救民的一生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如果我們承認徐光啟為一個政治家、一個科學家、一個高尚的人,那麼我們就不能不承認他為天主教徒這一重要的身份特徵。如果抹殺了這一點,那麼我們眼中的徐光啟就不是一個完整的、血肉豐滿的徐光啟。
【心筆在言】在加納婚宴上談經
文:Joshua Un 「幫助別人度一個變水為酒的聖化生活。」這是神父寫給堂區「加納談經」小組的祈禱經文的結尾,希望堂區的職青能有一個貫徹承行主旨的使徒生活。那麼,您若曾有過「變水為酒」的經驗嗎?
【向日葵之歌】快樂足印
文:羅芷芬 在足印故事,主角夢見自己和耶穌在沙灘上走,回顧生平,看見沙灘上留下兩行足印。他發現,在他最艱難,最痛苦,最軟弱時,沙上只留下一雙足跡。他不禁怏然問主耶穌:「主呀,為甚麼在我最艱難痛苦的歲月裡,你竟離我而去?」主回答說:「親愛的孩子,你看見的那一行足印是我的。因為在你最痛苦軟弱時,是我背起你走。」
【速食神學】(115)如果聖事不僅僅是記號,哪它們有甚麼作用?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聖事是產生恩寵的有效標記,他們不僅僅是記號:它們有轉化我們的能力。而它們以以下方式轉化我們。
【聖言之光】破碎心靈的醫生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五主日 今天,禮儀藉讀經邀請我們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思考人生。思考的角度有三方面:(一)人生的艱難、痛苦和無奈;(二)耶穌來減輕這些痛楚,讓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三)耶穌的門徒要宣講祂的這份救恩喜訊。與此同時,禮儀也接續着上個主日的主題,繼續向我們解釋成為基督門徒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