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大耶穌聖像敬禮回復正常苦難善耶穌九日敬禮及聖像遊行 (本報訊)新冠疫情襲澳三年,現已回復常態,今年的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正常舉行。傳統性的苦難善耶穌聖像(大耶穌)敬禮及遊行,每年均在四旬期第一主日前夕及正日舉行;又於前夕之前,在崗頂聖奧斯定堂一連九天舉行敬禮。茲將有關程序列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心遇聖言】膚淺與粗心乃眾罪之根源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即使天地過去了,一撇或一畫,也決不會從法律上過去,且必要全部完成。」(瑪5:17-18)
【速食神學】(209) – 我們如何尊重胚胎、患病者和瀕死的病人?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由於人是按天主的肖像和模樣而造成(參閱創1:26-27),所以每個人的生命——從受孕起到自然死亡——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也意謂死亡後,身體,即使它不再受靈魂驅動,依然值得尊重。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厄娃:女人(和男人)的悲劇性一刻(上)
文:梁展熙博士(S.Th.D.)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在重溫了女人在回答蛇時所重申的(有擅自增修的)天主禁令:「樂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吃;只有樂園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免得死亡」(創3:2b–3);又嘗試拆解蛇對女人的反駁——「你們決不會死!因為天主知道,你們那天吃了這果子,你們的眼就會開了,將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3:4b–5)——中的重要詞語。今天,就讓我們聚焦在《創世紀》第三章中最具決定性的一幕。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厄娃:女人與蛇的對話(下)
文:梁展熙博士(S.Th.D.)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兩期,我們一直聚焦於蛇與女人之間那段簡短但深刻的對話(創3:1b–6a)。我們發現蛇搭話的雖然只是問句,但已隱含了上主天主嚴苛冷酷的(錯誤)形象;而女人的回答雖然是為上主天主辯護,但當中被擅自增加的禁令卻反而增強了那由蛇在一開始時所描繪的那上主天主的(錯誤)形象。最終,正如我們所熟的,女人也將正中蛇的下懷。今天就讓我們看看這段對話如何引致這悲劇的發生。
九澳聖若瑟學校舉行傳承中華文化日
(本報訊)九澳聖若瑟學校於上週二(1月31日)舉辦「2022至2023學年傳承中華文化日」系列活動。為能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多樣的中華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活動開始前先由主持介紹古時民間玩意的由來及玩法,並進行了問答遊戲環節,同學們積極參與,場面熱烈,接着是學生期待已久的闖關遊戲,透過不同的民間玩意如空竹及滾鐵環,讓學生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並另設有名詩佳句環節,同時提升同學們的思想素質和文化素養。透過是次傳承中華文化日,以弘揚中國文化的精神,吸引學生從「遊戲中學習」,繼而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何發全神父安葬聖味基墳場 為聖中五校奠下基礎,是教育工作者的典範
猶如福音裡「忠信能幹的管家」何發全神父安葬聖味基墳場為聖中五校奠下基礎,是教育工作者的典範 (本報訊)澳門教區司鐸何發全神父1月24日息勞歸主,享年86歲,其殯葬禮儀上週六(4日)於望德聖母堂舉行,由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持,教區副主教鍾志堅神父、總務長劉炎新神父,以及一眾神長共祭,大批教友到場送別。
澳門教區兩修生領受輔祭職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聖若瑟修院兩名修生——陳柏霖及鄧浩文——上週六(4日)在主教座堂早上7時45分的平日彌撒中,在李斌生主教手中領受輔祭職。彌撒由李主教主禮,教區秘書長劉偉傑神父、聖若瑟修院培育團成員杜亮神父共祭。 誦讀福音後,由劉神父逐一唱名,領職的兩位修生各回答「到」,並走到主教前行禮致敬。在講道中,李主教鼓勵教友要為牧者、為聖召祈禱,特別是澳門教區的聖召祈禱,祈願更多青年能奉獻自己給天主。
寬恕別人帶來無比的喜悅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有些人沒法寬恕他人;有些人寬恕了但不會忘記;有些人會寬恕,但只有當冒犯者請求他們原諒時;此外,還有一些人不會寬恕自己。可幸的是,我們當中仍有許多人,願意經常寬恕所有的人。
胡意清修女安葬長沙灣天主教墳場
胡意清修女安葬長沙灣天主教墳場孔智剛神父:願眾人學習修女愛的服務精神 (本報訊)寶血女修會胡意清修女(瑪加利大)1月22日,在香港北區醫院息勞歸主,享年89歲。修女的殯葬禮儀上週六(4日)上午9時30分,於香港九龍石硤尾聖方濟各堂舉行,由鮑思高慈幼會孔智剛神父主禮,彌撒更設網上直播。 孔神父在講道中指出,自己由1981年在澳門工作,與胡修女很有緣份、很有默契,都是一同為天主工作,又形容她為貧苦之青少年所作的,好像遠超過慈幼會在澳門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