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長達五年的戰爭早已使得也門的醫療體系搖搖欲墜,新冠疫情的到來恐怕會讓當地醫療體系徹底崩潰。儘管也門目前只傳出一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但是該國受到國際認可的政府對當地的嚴重貧窮和缺水問題深表擔憂,因為這一切會導致也門成為疾病的「溫床」。這個苦不堪言的國家是教宗方濟各在復活節文告中關切的對象之一。教宗為他們呼籲和平、照料及保護生命,懇請眾人放下經濟利益、軍火貿易的利潤、冷漠和淡忘的態度。疫情當頭,世人可能會忘記,仍有為數眾多的人處於其它的緊急危難當中。有鑒於此,《梵蒂岡新聞網》訪問了阿拉伯半島南部宗座代牧欣德主教,請他談談也門的處境。
Author: admin
取消祝聖聖油彌撒及聖週四濯足禮 教宗主持聖週四禮儀 特別惦記眾司鐸
(梵蒂岡新聞網訊) 因新冠疫情的緣故,今年的聖週四(9日)暫緩了聖週四例行的祝聖聖油彌撒,並取消了主的晚餐禮儀的濯足禮。對於未能與司鐸共同慶祝祝聖聖油彌撒,教宗特別惦掛一眾司鐸弟兄,尤其是在疫情下犧牲奉獻、不惜獻出性命的司鐸。同時,教宗勉勵他們接受上主的服務,又提及多種司鐸的芳表,提醒他們要常請求寬恕並施予寬恕。
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恭拜苦路、靜默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今年聖週五(10日),教宗方濟各首次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恭拜苦路禮儀,亦是首次面對着冷清的聖伯祿廣場,來主持禮儀。本年度十四處苦路的默想,主要圍繞着當時許多無名小卒在罪惡前不認命服輸的痛苦與希望。
教宗讚許婦女於疫情中所作的貢獻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一(13日,復活節八日慶期星期一)主持誦念天皇后喜樂經祈禱活動,特別念及在新冠疫情當前在不同的場域貢獻心力的女性。
年歲的富饒 長壽是一份寵幸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教宗方濟各最關注的主題——特別是在他出外訪問時——那就是老人問題以及他們在教友社團和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有關這個話題的最新消息,是於2020年1月31,在梵蒂岡發表的。 首屆年長者牧靈國際研討會於2020年1月29日至31日在羅馬宗座奧斯定學院舉行。這次大會的主題是[年歲的富饒]。這個領導性的大會是由梵蒂岡的平信徒暨家庭與生命部主辦;也是由一直以來都有輔助長者的溢昇會(Ascending Life),幫助籌備這研討會。我們獲悉,有約550名專家和牧民工作者,來自60個國家,前來參加這個國際交流。
「亞肋路亞」有何意思?
在封齋期的40天裡,各禮儀中的「亞肋路亞」都消失了;但復活節後,「亞肋路亞」又重現各禮儀中,甚至在各禱文中多次地出現。然後,到了聖週六的夜間禮儀,主禮更會重複地誦念或詠唱這一句。究竟「亞肋路亞」有何意思?這一句與復活期有何關連呢?
【聖言啟航】修和與寬恕 慈悲的果實
文: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二主日(慈悲主日) 復活期主日的讀經安排,與其他禮儀節期的有別。在主日彌撒中,讀經一並非取自《舊約》,而是取自《宗徒大事錄》。而且,選取的原則,也不是為了與福音選讀相呼應,而是讓我們依序接觸初生教會的歷史。 今天讀經一所選取的,是《宗》中四段總結初生教會發展歷程的第一段(2:42-47)。總結的是自伯多祿於五旬節聖神降臨時的宣講吸引來自(當時的已知)世界的各個地區的猶太人(見2:5)後,初生教會成長的第一階段。當然,在總結的同時,《路—宗》作者也把他理想中的教會生活投射到這段總結之中。然而,話雖如此,當中也反映出初期教會如何理解耶穌對祂的團體的使命和生活的要求:「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42節)。
Exultet逾越頌
陳思穎 今年的逾越節三日慶典,相信為我們這一代人,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逾越節。由於疫情肆虐,為著信友們的健康著想,我們的教區決定直播逾越節三日慶典的禮儀,讓信友們可安在家中,與全教區以至全球的其他所有信友,一同以心神朝拜死而復活的基督主耶穌。 在今年的聖週星期六晚上的「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的講道中,李主教邀請我們在禮儀完結之後,再一次細讀及詠唱《逾越頌》,以重溫天主從舊約已開始而延續至今的救恩。 藉此機會,筆者整理了一些資料,介紹一下《逾越頌》在「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禮儀位置的擺放,以及此詩歌的內容。
【聖言心語】復活期第二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 20:19-31 今天的福音記載,門徒們因害怕猶太人,而聚集在一起,門窗緊閉。突然間,他們認為早已死亡的耶穌站在他們中間說:「願你們平安!」接着耶穌賦予門徒們使命,接受派遣。你我身為耶穌的追隨者,同樣地也被派遣成為傳教士。門徒最重要的任務是「赦免」,使世人跟天主和好,修補破裂的關係,並能在祂內合而為一。雖然「和好聖事」赦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今天的福音,但這裡所提到的赦免是超越法律效力,宣告一個人不再有罪的行為,是每一個基督徒團體和成員都可以行使的工作。
【速食神學】(76)聖神的恩賜如何幫助我們?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當我們接受聖洗聖事時,天主賦予我們超性美德——信德、望德和愛德。但天主並不滿足於此——透過聖神的行動,祂賦予我們更多。《天主教教理》第1830點告訴我們:「基督徒的倫理生活是由聖神的恩賜所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