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發表訊息 「疫情當前,向長者表達關懷」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此刻,無論是貧是富、是公眾人物或市井小民,人人都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長者也無法倖免。事實上,長者更是首當其衝,感染的機率居高不下。舉例來說,在意大利因新冠病毒去世的病患中就有80%超過70歲。這幾天,教宗在祈禱中特別念及長者,他也多次强調長者的價值以及他們在家庭與團體中扮演的寶貴角色。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通古今之變】  細說晨曦月刊(4)

原著:林家駿主教 由「院聲」而「晨曦」 創辦伊始,篳路藍縷,院聲社務事事因繁就簡,出版的刊物實在談不上水準,而經濟拮据,尤為當年第一號難題。當時的修院院長阮振華,對院聲社備極關懷,慨然撥出一筆款項,作為刊物在政府註冊時的按金,又每月資助郵費30元正。修院當時學生人數甚多,維持費很重,實在無法多予資助,而當時的教區主教高德華對修生的中文教育未加重視,亦未嘗予以分文資助,院聲社的經濟困難可知。幸好社友晉鐸的人數漸多,每人多樂意按月捐助印刷費10元20元不等,再加上微末的訂戶捐輸,印刷費和郵費算是勉強籌措妥了。至於編輯、繪圖、製版、彩頁、增加篇幅、交際、交通、文具、參考書等費用,就需要筆者和發行部的高天予自掏腰包,或四出籌措了。還幸當時港澳區的華籍司鐸修女及會士,都深明文化傳道的重要,除了各盡全力去推荐這初生的刊物以外,還偶作「及時雨」般的捐獻,使院聲社預算從未出現赤字,實在大幸。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通古今之變】  細說晨曦月刊(3)

原著:林家駿主教 由若石壁報而院聲月刊 1941年到1950年間,修生出版的壁報時斷時續,寫作嘗試多限於夏季假日期間舉行。到1951年,在高天予學長鼓勵之下,華籍修生出版《若石壁報》,創刊號於是年院慶日,即3月25日聖若瑟主保慶日面世,起初每半月出版一次,逾年改為每十天一期,由謝華生、麥文傑、李冠章、梁雅明等神學院高年級學生擔任編輯,幾乎全體華籍修生參加工作,文稿內容及字數不限,是一個最自由的寫作園地。壁報文章詩詞,曾寄發各地公教報章雜誌,蒙大量取錄刊登。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距離越遠 心越接近 2020年澳門明愛素善宴

(本報訊)澳門明愛將於2020年五月三日(星期日)晚上七時,假聚龍酒家舉行「2020年澳門明愛素善宴」,主題為「距離越遠,心越接近」。 澳門明愛為響應四旬期愛德運動,以喚起大眾對貧窮問題的關注,透過舉辦素善宴,進食清淡簡樸的素食,從而喚醒市民對貧困者和健康飲食的關注,伸出關懷之手,獻出仁愛之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同舟共濟 疫境同行 明愛續收各界捐助抗疫物資

(本報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對經濟和民生造成極之嚴重的影響。澳門明愛不斷收到各界團體及善長捐助的抗疫物資和善款,向在疫情中的弱勢社群和人士,表達一份同舟共濟,關懷互助的精神,並祈願大家度過艱難的時期。有關捐助情況,本刊連續多期已有報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新書推介】《小小觀察家:聖堂大發現》

本書簡介 你知道神父的祭披有幾種顏色嗎?進聖堂前為什麼要點聖水?苦路、將臨期、領洗聖名是什麼意思呢?本書有39篇簡單可愛的聖堂觀察紀錄,搭配童趣手繪插圖,讓學習教理知識變得活潑、輕鬆又有趣。加入小小觀察家的行列,擦亮眼睛仔細探索聖堂裡的人事物,就會發現豐富珍貴的信仰寶藏,每次到聖堂都有新的收穫。你想成為聖堂小達人、精通教理的高手嗎?快來瞧一瞧吧! ★ 變身小小觀察家,一起去聖堂尋寶! 《小小觀察家:聖堂大發現》(全彩平裝) 崔珍泰 ◎文圖,上智文化事業 ◎譯 每本澳幣76元 澳門聖保祿書局有售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向羅馬醫院捐贈醫療用品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日前向羅馬近郊的阿爾巴諾拉齊亞萊宗徒之后醫院捐贈護目鏡、防護服和照護病毒感染者所需用品。這間由聖保祿孝女會修女負責管理的醫院最近改成治療新冠病毒患者的中心。教宗捐贈的這些醫用品已透過該城鎮總主教塞梅拉羅(Marcello Semeraro)運送到宗徒之后醫院。 此外,教宗也捐贈了一台呼吸機,用於治療醫院中重症監護的病患。教宗賑濟所在一封信函中寫道,稱教宗「願意向醫院負責人、所有人員,尤其是那些因疾病而受苦的人表明,他在祈禱中與他們每個人同在,由衷地向他們頒賜宗座降福。」 塞梅拉羅總主教和宗徒之后醫院除了向教宗表示感謝之外,總主教也感謝教宗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透過他收到了教宗捐贈的醫療用品。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