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二主日(慈悲主日) 復活期主日的讀經安排,與其他禮儀節期的有別。在主日彌撒中,讀經一並非取自《舊約》,而是取自《宗徒大事錄》。而且,選取的原則,也不是為了與福音選讀相呼應,而是讓我們依序接觸初生教會的歷史。 今天讀經一所選取的,是《宗》中四段總結初生教會發展歷程的第一段(2:42-47)。總結的是自伯多祿於五旬節聖神降臨時的宣講吸引來自(當時的已知)世界的各個地區的猶太人(見2:5)後,初生教會成長的第一階段。當然,在總結的同時,《路—宗》作者也把他理想中的教會生活投射到這段總結之中。然而,話雖如此,當中也反映出初期教會如何理解耶穌對祂的團體的使命和生活的要求:「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42節)。
Author: admin
Exultet逾越頌
陳思穎 今年的逾越節三日慶典,相信為我們這一代人,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逾越節。由於疫情肆虐,為著信友們的健康著想,我們的教區決定直播逾越節三日慶典的禮儀,讓信友們可安在家中,與全教區以至全球的其他所有信友,一同以心神朝拜死而復活的基督主耶穌。 在今年的聖週星期六晚上的「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的講道中,李主教邀請我們在禮儀完結之後,再一次細讀及詠唱《逾越頌》,以重溫天主從舊約已開始而延續至今的救恩。 藉此機會,筆者整理了一些資料,介紹一下《逾越頌》在「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禮儀位置的擺放,以及此詩歌的內容。
【聖言心語】復活期第二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 20:19-31 今天的福音記載,門徒們因害怕猶太人,而聚集在一起,門窗緊閉。突然間,他們認為早已死亡的耶穌站在他們中間說:「願你們平安!」接着耶穌賦予門徒們使命,接受派遣。你我身為耶穌的追隨者,同樣地也被派遣成為傳教士。門徒最重要的任務是「赦免」,使世人跟天主和好,修補破裂的關係,並能在祂內合而為一。雖然「和好聖事」赦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今天的福音,但這裡所提到的赦免是超越法律效力,宣告一個人不再有罪的行為,是每一個基督徒團體和成員都可以行使的工作。
【速食神學】(76)聖神的恩賜如何幫助我們?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當我們接受聖洗聖事時,天主賦予我們超性美德——信德、望德和愛德。但天主並不滿足於此——透過聖神的行動,祂賦予我們更多。《天主教教理》第1830點告訴我們:「基督徒的倫理生活是由聖神的恩賜所支持」。
教理圖解 — 「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一樣」(十一)
十誡 : 第五誡:毋殺人
REGINA COELI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2020年李斌生主教復活節文告】不要害怕
各位親愛的兄弟姊妹: 「你們不要害怕!」(瑪廿八5) 2020年甫一開始,新冠肺炎令世界很多事情好像變得沉重和困難。為遏止病毒的廣泛蔓延傳染,出現種種抗疫防疫措施的增加和改動、醫療資源的供不應求、學校公眾設施的關閉、各國各地紛紛封城宵禁等。而我們也體驗了不一樣的四旬期:聖堂的關閉,使教友只能留在家中觀看彌撒的直播,也不能進堂祈禱。聖周莊嚴虔誠的禮儀亦只能在網上慶祝。這真是一場「疫症暴風雨」! 然而,現在整個教會正正慶祝「主真復活了,阿肋路亞」,迴響著天使對瑪大肋納說的話:「不要害怕……」。主耶穌受苦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現已復活了!復活節是我們信仰中信德和望德的基礎,難怪聖保祿在羅馬書中說「Omnia in bonum,一切都有良益」。(1) 所以,這不就是考驗我們信德、望德和愛德的時候嗎? 復活了的主耶穌,按教宗方濟各的提醒,「不會掩面不顧我們」,也不會「沉默不語」,因為祂「從未忘記我們」,而且永遠信守「祂對我們的愛」(2)。正如早前三月廿七日羅馬時間傍晚六時,我們與教宗一起同步為全球疫情祈禱,獻上禱聲時,教宗以馬爾谷福音的事蹟向我們講解說:耶穌唯一一次記載的安睡就在暴風雨中。隨後祂被叫醒,平息風浪,並且斥責門徒們說:「為甚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3)。我們有這信德嗎? 復活了的主耶穌,會主動將我們在這疫情中的重擔放在自己的肩膀上。祂會孜孜不倦地尋找我們、安慰我們、指引我們、支撐我們。當晚,為全球疫情祈禱中,面對著聖伯多祿廣場的空蕩,教宗鼓勵我們懷抱信德,不要驚慌,並懇求主耶穌伸出援手。我們有抓緊祂的手嗎? 復活了的主耶穌,會賜予我們特別恩寵,來回應教宗的期望,發揮自身愛的力量,對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付出自己,多行神形哀矜,特別在這逆境時刻,「……作出回應,奉獻自己的生命。因著聖神傾注的行動力,塑造出種種勇敢的慷慨犧牲……」像那些在抗疫前線,冒著生命危險的醫護、軍警、清潔、運輸等人員,「面對如此苦難,我們發現並體驗到耶穌大司祭的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4)帶給這個特別的復活節一份溫馨和暖的氣候;祈禱和默默無聞的服務就是我們得勝的武器。我們有這愛德嗎? 復活了的主耶穌,會繼續祝福世界各地,繼續祝福祂的子民,好使疫症早日平息,讓各地儘快恢復健康的生氣,警剔及喚醒世人藉這災難,磨練、懺悔、洗滌、改過自我的驕奢、貪婪、腐壞、脆弱、沉睡或冷漠,並更新心志。 在這復活慶典的光輝時刻,我們再次懇求復活了的主耶穌,賜給我們平安和喜樂的日子。阿肋路亞!阿肋路亞! +李斌生主教 天主教澳門教區 (1)參: 羅八28 (2)2019年1月16日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要理講授;羅八14-16 (3)2020年3月27日特殊祈禱講道;谷四40 (4)若十七21
大學生因疫情爆發而失去財政援助 聖大設「疫境援助基金」 幫助有需要學生
文:Marco Carvalho 聖若瑟大學宣佈設立「疫境援助基金」,以減輕在全球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下稱:新冠肺炎)對部份學生的影響。設立基金的目的,是為因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而失去援助的國際學生,而向他們提供即時經濟緩助。 新冠肺炎於全球的大爆發,以及受此疫情影響的國家製定應急措施。此對聖若瑟大學的部份學生產了「戲劇性的影響」,有些外國留學生幾乎沒有錢買食物。
澳門明愛簡訊
(本報訊)澳門明愛兩個多月來不斷收到各界團體及善長捐助的抗疫物資和善款,向在疫情中的弱勢社群和人士,表達一份同舟共濟,關懷互助的精神,祈願大家度過艱難的時期。近日又收到善長和社團交來的抗疫物資;另澳門明愛屬下托兒所已公佈招生事宜。茲將有關上述情況簡述如下:
【通古今之變】 細說晨曦月刊(2)
原著:林家駿主教 修院中的文藝寫作熱潮 修院當局旣已痛下決心,力求改善修生的母語教育,各華籍修生,亦意識到國學修養及文藝寫作的重要。他們雖然要日夕苦讀拉丁文及神哲學,還須研習葡文和英語,課程繁重,感到十分吃力,卻也不敢對國學稍事鬆懈。課餘之暇,更多閱讀當代公教刊物,以補課外知識之不足。修院原設有傳統式的課外文藝活動,如複音合唱團、管弦樂隊、學術研究會、話劇歌劇、遊藝、演講、運動等活動,以培養修生的組織能力,以求加深他們的文化修養;華籍修生並不以此而自滿自足,更自動自發的組成文社詩社,交換切磋;又由黃勵修等當日神學高年級修生發起,於1941年創辦不定期性壁報,取名「晨曦」,是爲修院鼓勵文藝寫作的濫觴。該項文藝寫作努力,雖然爲太平洋戰事所扼殺,卻也奠定了修院華籍修生嚮慕中國文學的基石。 責任編輯:張天嘉,葉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