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為高加索地區祈禱 願那裡享有持久和平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9日)在誦念三鐘經後再次為世界和平祈禱。他說:「在這個時刻,新冠疫情大流行沒有顯示出停止的跡象,我願向那些面對該疾病、及承受其經濟和社會後果的人們,保證我的關懷之情。我也特別念及因衝突局勢而遭受更大苦難的人。」繼聯合國安理會最近的決議後,教宗再次「呼籲全球立即停火,為能在和平與必要的安全下提供所需的人道援助。」
Author: admin
聖座聖職部頒布訓令 《堂區團體的牧靈皈依,為福傳使命和教會服務》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聖職部週一(20日)公布一道訓令,標題為《堂區團體的牧靈皈依,為福傳使命和教會服務》。該文件沒有法律上的新意,只是提出更好實施現行規範的方式,以此促進信友們的共同責任感,推動堂區間的牧靈關懷與合作,同時強調:「在教會內人人都有一席之地,每個人都能按照各自的聖召找到自己的位置。」
援助苦難教會組織向巴基斯坦的基督徒提供援助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巴基斯坦為遏止新冠疫情傳播而實施的封城措施的高峰時期,當地2000多名基督徒和500多個基督徒家庭得到援助苦難教會組織送來的緊急援助。該組織的網站公布了上述消息。
法國國會下週討論生物倫理法案 主教團:生物倫理法沒有公義,踐踏兒童的權利
(梵蒂岡新聞網訊)法國國民議會將於下週一(27日)再次討論生物倫理法律提案,其中提到將醫療輔助生育擴展到女性同伴和單身婦女的可能性。法國主教們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法國主教團生物倫理法研究小組負責人、雷恩總主教多內拉斯(Pierre d’Ornellas)在週一(20日)下午召開的記者會上發言,重申了法國主教們在多次機會中表示反對國民議會重新討論上述法律提案的立場。
阿根廷神父因服務貧民感染病毒 教宗表達關懷並以祈禱相伴
(天主教周報訊)教宗方濟各本月9日向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本堂神父們發表視訊,表達對他們的關懷與親近,神父們在深受新冠病毒疫情打擊的貧民區工作,其中有三位神父感染病毒。教宗說:「我願告訴你們,我在你們身旁,此時此刻我以祈禱陪伴在你們身旁。我知道你們在祈禱和醫生的幫助下正與疾病抗爭。」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六十二章:變更的年代
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十八世紀是一個變更的年代。啟蒙與革命把一切都改變了,一切都變得與以前不同;其中,教會更是改變得最多。有人說,變幻是永恆的。十八世紀的變動十分之多:分裂、革命、破裂和危機,一一威脅着脫利騰大公會議(1545-63)所帶來的穩定及改革。教會對巴洛克的影響受到了啟蒙派、理性派及革命黨人的質疑。但如果光輝與榮耀是互相輝映,那教會就在搖晃及危機中屹立不變,同時在啟蒙的年代中尋找適應的改變。
凶徒成使徒 誰是耶穌旁的「善盜」?為何他是聖人?
在大公教會中,聖狄斯瑪斯(Dismas)可算是最典型從凶犯改過自新的聖人。他究竟是誰?他就是那釘在耶穌兩旁的其中一個凶犯,但他最終悔改,更被稱為「善盜」。為何?因為是耶穌基督親自向他承諾能達天國裡。
抽象表達法
文:羅芷芬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的讀經內容洋溢着大自然氣息,聽後如沐春風,精神抖擻,繼依撒意亞先知對天主「口中發出的言語」的淋漓盡致的描繪,到耶穌講解的撒種比喻,字裏行間指向一位慈愛的天主,極度願意與人分享祂豐盛的生命。
【聖言啟航】懂得聆聽的心 遠勝財寶黃金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人生在世的追求,言人人殊。有人追求名留青史,有人追求富可敵國,有人追求挑戰自己的極限。禮儀則藉着今天的讀經來點出,世上真正值得我們放在第一位的,值得我們付出一切去追求的,只有上主的智慧,只有體現天主上智的天主國度。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十七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耶穌會士 瑪竇13:44-52 今天的福音,耶穌依舊使用了幾個比喻來談論天國。在第一個比喻中,耶穌將天國比喻為藏在地裡的寶貝。在耶穌的年代,銀行並不普及,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將貴重物品託人看管,以確保安全。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能將比較值錢的財產藏在地底下。有個人在一塊不屬於他的地裡,找到了一件不屬於他的寶貝,於是他高興地變賣所有的一切,買下了那塊地。這裡的「天國」指就是耶穌自己。當我們找到耶穌時,生命中其他的一切都變成次要的了。能夠發現祂,就是生命中的最幸運的事。同樣地,第二個比喻也是在尋找,但若我們仔細閱讀,就能發現其中的不同之處。第一個比喻中,那個人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狀況下發現寶藏的。就像很多人是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遇見耶穌。而第二個比喻說的是一名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他用盡全力想要找到貴重的珍珠。這個比喻象徵我們在領洗之後,知道耶穌的存在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追求福音的真理和完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