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當90後遇上聖若瑟】(5)把「關注」化為「祈禱」

文:容偉源、吳志濠 生活在大家庭,甜酸苦辣樣樣有齊——因為人多,所以總是有很多歡樂的情景。然而,也有不少需要忍耐、包容、理解的時候,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美好的。我時常被教導,要視自己為一位大家庭的父親,因為在家中,我是大哥,和其他兄弟姊妹有較大的年紀差異和代溝,所以,有時我要承擔一些父親的職責。而每當遇到挑戰,需要更為剛毅時,我便會想起聖若瑟的歷練,請他代為轉禱。來到西班牙生活,也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孩子們喜歡玩Padel,我就學習Padel;他們喜歡哈哈大笑,我也開懷大笑。他們時常誇張幽默地說自己的事,我就學習他們的表達方式。Tío,你覺得我對這些孩子還有甚麼要注意的地方呢?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傳頌主愛至萬代(15)

文:阮美芬修女 媽媽因失去我的蹤影,寫信給香港的院長,要她把我送回香港。準初學導師估計我需要離開修會回家,關心我的生活,問我能否找到工作。雖然我沒法知道離開修會後的情況,為了使她安心,便告訴她我是註冊教師,要找工作大概不成問題。要離開修院,很是難過,然而內心深處卻保有一份平安,知道基督在香港等待着我,但當我想起十字架也在那裡等着我時,心裡又充滿了懼怕,是怎樣的十字架?在等候期間,心裡有一股強烈的渴望:在處理家庭問題期間留在修院內。我擔憂一旦回家,舅父及外婆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止我重回修道生活,我的聖召也就危在旦夕了。我向準初學導師說出我的渴望,她前時已寫了一封信給香港的院長,請她從機場直接送我回家;聽完我的話後,她重新給院長寫了另一封信。離開的日子終於來臨,我依依不捨向導師和修女們道别,隻身踏上歸途。旅途中一直祈禱,懇切祈求天主的助佑。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今天便要棄絕自殺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紹玲 全球自殺率正在下降,實在是個好消息!可是雖說自殺率在下降,但當今的自殺個案仍然高企。在這剛剛起始的第三個千年,自殺仍然是一個可悲的現實。我們得悉,每年約有80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是15-29歲青年死亡率第二高,亦是西亞區域一些發達國家的人離世的主要因素。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耶穌聖天節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耶穌會士 瑪竇福音 28:16-20 今天的讀經一和福音看似互相矛盾。福音中,耶穌的升天看似與復活發生在同一天,但宗徒大事錄卻說是在復活後的四十天。或許我們不該從字面上解釋升天這件事,而應該反省升天這件事背後的含意。耶穌升天是要強調復活的耶穌已經回到天父身邊,與天父同享光榮。簡單來說,耶穌已完成了他在人世間的使命。從這個角度來看,升天就是一種死亡的經驗,這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面對,而且不願意談論的。從人類的角度來說,「死亡的經驗」意味着生命的結束,所擁有的一切也都將消逝,這是人類害怕死亡的來源。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81)「教會是至公的」是甚麼意思?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至公(Catholic)」一詞來自希臘文的形容詞「καθολικός」(katholikos),意謂「普遍的」、「大公性的」。這詞彙最早在公元107年由教父聖依納爵.安提約基在他的書信《Letter to the Smyrnaeans》中首先採用。他的話在《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66點中被引用:「教會是至公的,意即普世性的,因為基督臨在於她內:『那裡有耶穌基督,那裡就有公教會』」(聖依納爵‧安提約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疫情下的花地瑪聖母瞻禮  首次以車輛聖像出遊

(本報訊)普世教會週三(13日)慶祝花地瑪聖母瞻禮,天主教澳門教區每年均隆重慶祝,每年的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更是澳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但今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本年的聖母聖像出遊以另類的方式舉行,而部份的禮儀亦改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堂區馬槽佈置大賞2019」舉行頒獎儀式

(澳門教區傳播中心訊)由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主辦的《溫馨家聚馬槽佈置大賞2019》,原定於本年2月進行堂區馬槽的頒獎儀式,受疫情影響,順延至5月6日(三)假聖若瑟修院舉行,由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演影項目策劃部黃啟堯主任擔任頒獎嘉賓,並由堂區神父代表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