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保護聖地協會(Associazione Pro Terra Sancta)的發言人阿維杜托(Andrea Avveduto)表示:「阿勒頗的情況依然沒有好轉,沒有清理瓦礫的工具;藥品短缺,並有發生流行病的危險」。許多屍體仍埋在瓦礫下,人們還在繼續用手挖掘,同時阿勒頗(Aleppo)的方濟各會士們繼續為難民提供幫助。
Author: admin
納匝肋的修道院和慈幼會修女學校遭到襲擊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從納匝肋傳來一則驚人的消息。上週四(3月23日)晚,五名蒙面男子持棍棒襲擊了修院和慈幼會修女學校。
聖大將於葡萄牙建立應用神經科學研究新的實驗室
文:Marco Carvalho 譯:Conni Leung (Focolare) 聖若瑟大學(下稱聖大)近日與葡萄牙天主教大學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計劃在應用神經科學領域上,成立第二個研究實驗室。
聖中五校分別帶領老師及學生進行苦路善功
(本報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中學部的天主教同學會(Katso)在牧職修女善導修女的帶領下,上週五(24日)到鄰近的花地瑪聖母堂進行苦路善功,一起背景十字架重溫耶穌的苦路。
聖德蘭學校苦路祈禱
聖德蘭學校上週五(24日)在校牧張俊鍵神父、劉少華校長、葉慧明修女及全體公教老師的帶領下,數十位五、六年級慕道中及公教學生,一起前往聖若瑟大學聖十字小堂進行苦路善功。
聖保祿學校舉行四旬期環保苦路善功
聖保祿學校宗教部3月18日於該校禮堂舉辦拜苦路善工活動,由校牧羅樂仁神父、舒修女和彭碧欣副校長帶領,多名教友師生及家長踴躍出席參與。 在默想中,將生態的意識與熱心敬禮結合,在拜苦路時,敦促各人悔改,與大地修和,願我們都能效法生態主保聖方濟,在萬物之中,也能辨認天主。在天主之內,懷抱眾生。
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舉行四旬期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饑饉和愛德服務
四旬期引領我們走向基督聖死與復活的奧蹟,天主「一直在人類大家庭裏播下善良的種子」(《眾位弟兄》54)。 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多年來透過與本澳各慈善機構合辧活動,例如:貧富宴、探訪長者、明愛四旬期捐款等,力行對貧困弱小的關懷,透過愛德生活領受天主聖言,以謙卑柔順、服務他人的心來播下善的種子。
美滿加納中心舉辦「童」頌主恩:親子夏威夷小結他工作坊
(本報訊)在華人社會中,父親往往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繁重的工作使許多父親減少與孩子相處,親子一同祈禱和靈修的時間或更為稀少。
【心遇聖言】基督下降「陰府」,以分享人類最深切的孤獨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耶穌苦難(聖枝)主日 雖然疫情已緩和幾個月,澳門也回復正常,繁華的街道回到從前的光景,到處擠滿了遊客;但我們對今年年初發生的事情,仍然記憶猶新:無法控制新冠疫情、放鬆了動態清零政策,以及更不幸的是,導致死亡人數增加,而當中大部分的均是年長者。新聞報道指出,一月份是澳門史上有記錄以來最多人死亡的月份,合共798人死亡,比去年同期高出四倍;殯儀館的服務也變得擠擁。但由於新冠疫情的各項限制,許多家人無法陪伴臨終者,也無法完整地參與殯葬禮儀,未能送別摯愛最後一程。死亡,變相更加孤獨。
教區生委會將舉辦「醫療工作者聚會:職場上面對生命倫理的挑戰」交流會
(本報訊)從事醫療工作的專業人員在面對信仰與工作的連結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倫理上的問題和挑戰。為深化醫療人員對生命尊嚴的培育,信仰上可如何協助他們的工作?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將於4月19日(三)晚上及5月6日(六)早上,假教區中心3號高德華禮堂舉行「醫療工作者聚會:職場上面對生命倫理的挑戰」交流會。是次交流會藉李斌生主教分享、小組討論、交流及茶聚,聆聽醫療人員的需求,促進彼此的連結及互相支持,攜手推動維護生命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