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聖座國務卿在聯合國大會 – 缺少和平便不可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9月22日在聯合國大會第71屆會議一般性辯論上針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言。帕羅林樞機表明,敘利亞必須停火「才有可能達致和平,尤其才能將人道救援物資分送給最有需要的人」。

聖座國務卿這篇講話的重點在於「缺少和平便無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此,他逐一檢視中東、非洲和烏克蘭的處境,以宏觀的視野關注個別案例,從希望的視角詮釋那令人氣餒的局勢。

帕羅林樞機說:「在中東,我們看到戰火不斷蔓延的可怕後果:許多人的生活被毀,國家崩解,停火破局,和平倡議告吹,以及為了解決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衝突的根本原因,解決黎巴嫩總統危機,解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的各種嘗試都以失敗收場。許多人視中東為神聖之地,但接踵而來的失敗令他們所有人的希望和指望破滅。在南蘇丹、非洲大湖區和這兩年半在烏克蘭東部的持久衝突不停壓迫百姓,奪走很多人的生命,我們也可以在那裡看到同樣的失敗。」

聖座國務卿進一步觀察到,「許多種類的武裝組織」割據敘利亞,迫切需要將人道救援物資分送給「最有需要的人」。聖座堅信,唯有「終止戰爭的政治意願」才能解決敘利亞當前的問題。

為了重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平進程,帕羅林樞機呼籲以巴雙方「切莫採取任何單方面或非法的舉措」,以免「妨礙兩國尋求和平或推動解決方案」。至於黎巴嫩,儘管該國此刻困難重重,但「在黎巴嫩政府的組成中,不同的種族、文化和宗教群體向來是一項珍貴資產,有助於和睦共處」。這是以政治途徑解決中東問題的模範。
另一個和平解決衝突的模範是哥倫比亞。該國一個月前和談告捷,結束了長達半世紀的內戰。「聖座衷心盼望在國際社會的促使下能推動各種接觸和對話,解決現前的衝突」。有鑒於中東的複雜局勢,帕羅林樞機祝願聖座與巴勒斯坦去年簽署的《整體協議》能成為其它社會架構類似的國家的樣板。

在眾多的不穩定因素中,聖座國務卿提及恐怖主義,捲土重來的「核衝突威脅」,以及6500萬人被迫遷徙的現象。帕羅林樞機直言,這個數字「遠超過在場許多國家的人口」。關於這一點,聖座國務卿鼓勵眾人讚賞黎巴嫩、約旦和土耳其接待難民的慷慨好客。

聖座國務卿最後總結道:「若不真正並絕對尊重人的生命,就不可能有真正符合人性、全面且可持續的發展。正是為了增進如此的發展,教宗方濟各成立了新的聖座部會,旨在促進正義、和平、環保,以及照料最需要幫助的人。窮人和需要幫助的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人性面容,我們要時常將他們放在自己面前,敦促自己負起責任,建設一個更正義且真正人性化的社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