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東帝汶總統方濟各.古特雷斯(Francisco Guterres)向於上週去世的包考教區巴西利奧.杜.納西門托.馬丁斯(Basilio do Nascimento Martins)主教授予東帝汶國家最高榮譽。 古特雷斯說,把東帝汶勳章授予主教是為了表揚他,特別是在該國爭取獨立期間「對人類的奉獻和勇氣」。
文:Petrus Wang 這是我皈依天主的經過:無血肉之痛,無疲累之苦,但可見上主之工於日常。 我出生在中國大陸,一個大部分人理應為無神論者的地方:神不存在,或者更確切地說,不應該存在——因為對神的敬拜等同於迷信。但是,在我皈依基督之前,我便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在那時,我向中國民間信仰中的諸神和祖先祈禱。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教宗保祿六世的《人類生命》通諭,問世至今已五十年(1968-2018),仍然有三個主題繼續被受關注:負責任的父母及調節生育、人口密度過高、貧窮。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專注於調節生育。 性行為是已婚夫婦的特權,是融合(調情)、生育(繁殖下一代)。性行為的融合是指夫妻在融合時之自然結合。節育阻止生育,也防止受孕——此性行為不會繁殖;反對受孕(即人工避孕)。觸發性行為的主要維度是繁殖,而這人工避孕式的性行為是不允許新生命的。(另一方面,體外人工受精是不需要夫妻融合的,因為生命始於培養皿,涉及[操縱生育](參閱AL 56)。教宗方濟各寫道:「暫時性或拒絕傳遞生命的結合都無法保障社會的未來」(AL 52;參照同上42)。在通諭《願祢受讚頌》LS(2015)中,教宗感慨地補充道:「有些人只提議降低生育率,而非直接解決窮人的問題,或思考如何改變世界。」(LS 50;參閱AL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