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從聖詠到答唱詠(1) 《聖詠集》:簡介
Posted on Author admin
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沒有基督徒是不熟悉《聖詠集》的。因為這一百五十首詩,是我們祈禱方式的基礎。為我們天主教徒來說,禮儀充滿了從《聖詠集》中摘錄的詩詞,因此我們不得不對《聖詠集》有所認識。在本系列的文章中,我將展示《聖詠集》有多麼重要;然後,我會集中討論《聖詠集》在禮儀中的採用,即聖道禮的第一篇讀經後的答唱詠。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浸淫在《聖詠集》的世界裡,有很多事情要知道。
南京教難對今天教會的反思
Posted on Author admin
【南京教難中的高一志(5)】南京教難對今天教會的反思 文:段春生神父 《辟邪集》關於高一志的肖像給我留下了珍貴的記憶:「王豐肅面紅白、眉白長、眼深、鼻尖、鬍鬚黃色。供稱年五十歲,大西洋人。幼讀夷書,繇文考、理考、道考、得中多耳篤,即中國進士也。不願為官,只願結會,與林斐理等講明天主教。約年三十歲時,奉會長格老的惡之命,同林斐理、陽瑪諾三人,用大海船在海中行走二年四個月,於萬曆二十七年七月內,前到廣東廣州府香山懸香山澳中。約有五月,比陽瑪諾留住澳中,是豐肅同林斐理前至韶州府住幾日。又到江西南昌府住四月,於萬曆二十九年三月內,前到南京西營街居住。先十年前,有利瑪竇、龐迪峨、郭居靜、羅儒望等,已分住南京等處。利瑪竇要進京貢獻,寄書澳中,到王豐肅處,索取方物進獻。是豐肅攜自鳴鐘、玻璃鏡等物前來。比時利瑪竇先進京,隨將方物等件,寄進京貢獻訖。比時羅儒望將家火交予王豐肅,遂在此建立天主堂,聚徒講教,約二百餘人。」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