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教會優先選擇窮人:「基督徒必須代表世上所有貧窮的人大聲疾呼。」對窮人的優先選擇不僅意味著情感上的幫助,也意味著對他們有效的愛,即『親近他們,使幫助的手不再視為羞辱的施捨,而是兄弟姐妹之間的分享』;「因此,我們必須確保在每個基督徒團體中,窮人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若望保祿二世)。這也必須遍及到研究基督宗教的真理中,作為選項(教宗方濟各,VG;參閱 GS 69))。
優先選擇窮人是什麼意思?「選擇」是指有利於窮人的決定和承諾。這不是耶穌所有門徒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是必須的選擇。「優先」是指選擇窮人作為基督徒見證正義和團結的優先事項,這是救恩所必需的見證。「窮人」是指經濟貧窮者和社會貧窮者——邊沿化、受壓迫、被剝削等。當然,也有「屬靈貧窮的人」。有些有錢人喜歡將兩者混為一談:「我們也很窮。」因此,他們「馴服」了福音優先愛窮人的根本精神。
我們可以說,對窮人的選擇有三個影響:精神上的貧窮、簡樸的生活方式,以及與窮人團結一起。 神貧(參閱瑪5:3)是訓練基督門徒的條件之一,也是基督徒身份的真正標誌,它意味著在窮人身上認出耶穌的能力。沉思的話:「當拉匝祿在門口時,沒有人有權像富人一樣生活(W. Barclay)。
神貧引導簡樸的生活方式(參閱路 12:22-34;弟前 6:8)。讓我們過簡樸的生活,以便其他人可以簡單地生活(Canadian Bishops); 「沒有人可以像富人一樣生活,卻活出神貧」(J. L. Martin Descalzo)。簡樸的生活方式引導與所有人團結一致,特別是與有需要的和窮人團結一起(參閱則 16:49;迦 2:10)。團結意味著富有同情心的愛:以兄弟情誼與窮人團結一起,並與他們分享一些東西。不久前,筆者與一位在教堂門口乞討施捨的人交談。他平靜地接受了,不收任何東西,但卻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大部份人沒有回應他的問候:「就好像我『對牛彈琴』一樣。」
去愛有需要的近人是首要任務,也是教會門口所有信徒的顯著特徵。耶穌也指出,這是今天聖潔的「偉大標準」(參閱教宗方濟各,GE)。這是基督對所有基督徒和善心人士的呼召:「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參閱瑪 25:35-36)。用教宗方濟各的話來說,這一呼籲具體意味著要捍衛未出生的和出生了的孩子。同樣地,捍衛所有窮人的生命:貧困者、被遺棄者和脆弱體弱者,以及[筆者第一次聽到這種尖銳的表達方式]「暴露於隱蔽安樂死的長者」、移民和陌生人。
一般來說,基督徒會經常祈禱,並努力做好祈禱功夫。然而,沒有正義/愛,就沒有真正的祈禱。舊約偉大先知宣告:仁愛勝過祭獻(參閱歐6:6; 瑪 9:13)。納匝肋先知耶穌繼續教導我們,沒有公義/愛的祈禱是不能得救的:「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參閱瑪 25 章)。《主禱文》的一句,我們祈求天父:求你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我們每天的食糧是耶穌的聖體,也是我們身體(我的、你的和窮人的身體)所需的食糧。「主禱文的祈求不能與可憐的拉匝祿的比喻和公審判的比喻分開。」
聖體聖事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核心,不僅是感恩聖祭,也是對窮人和有需要的人的承諾。耶穌聖體是對愛德、同情和對窮人團結一致的呼籲:「如果你想尊崇基督的聖體,當祂赤身露體時,不要藐視祂」(聖金口若望St. John Chrysostom)。
在《新千年的開始》( NMI,2001)文告中,若望保祿二世就優先愛窮人,寫下了有力而創新的話語:不實行優先愛窮人是一種異端,不是反對正統,而是反對正統實踐。波蘭教宗提醒我們,教會透過這些話語(公審判的比喻),不亞於透過教會正統的教義來衡量作為忠誠基督的新娘」(NMI 49)。
最後的一點。當前意識形態背景下的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的宗教意義」, 造物主天主似乎被大地母親取代了),重要的是要記住,大地的呼喊與窮人的呼喊密切相關。最需要的是愛最貧窮的人——「地球上受最嚴重威脅的物種 」(博夫L. Boff)。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