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人物傳

【聖經人物傳】 雅各伯:人生,還有下一頁(上)

文:梁展熙

不知是不是因為習慣了閱讀故事,而且看過的電影甚多,我們好容易會以為世間一切,彷彿都按照着「起、承、轉、合」的規律在走。簡言之,就好像我們費盡心力,解決了一個我們以為是大得不可再大的問題之後,我們就可以從此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live happily ever after)。可惜,人生在世,不如電影那般,並不是擊倒了一個壞人,或者解開了一個誤會,就可以打出『劇終』兩字,從此再沒有問題。相反,生活總是在繼續,而只要還活出世上,新的問題,就無可避免地會發生。

所以,我常說《聖經》其實也是一本很有人性的書。當中蘊含着的,也有相當人性的描寫,來與實實在在地活着的我們,產生共鳴。尤其在描寫很人性的問題的時候,與其說我們期望要從《聖經》中找到一個如何處理某個問題的標準答案,倒不如說,我們藉着閱讀《聖經》,與當中的人物一起經歷一次同樣的問題,然後從中上一課:那人物哪裏做得好,可供我們學習呢?那人物哪裏做得不好,可讓我們警惕自己呢?又或者,有些情況,已經不是有沒有上了一課的問題,而是《聖經》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當下的痛苦,眼前的無助,曾經也有人有過類似的經歷。而如果那人都能夠從中找到天主的臨在(或者對祂質問祂為甚麼不在),我們又應該如何面對呢……

讓我們回到雅各伯的故事。大家應該仍然記得,自從年青時為自己的野心謀劃開始,雅各伯幾乎總是無往不利,予取予攜。即使是在親舅父手上敗了一場大仗,他最終也靠自己的計謀,棋高一著,不單賺取了四位妻子,更贏得了大量牲畜和財產。可以說,總體來看,在自己事業的發展上,現時的雅各伯可算是個大贏家,事事他的盡在掌握中(everything under control)。可是,又正如我常常在學生面前掛在口邊的:在此世是沒有完美的;完美,只在彼岸。

一個習慣以利害計算來待人處事的人,事業有成是自然的;可是,算得如此盡的人,親情,也許就成了無法處理的難題。我們先前已看過,在雅各伯走投無路時投靠的舅父,現在已因利益瓜葛而決裂。他與兄長之間,敵意雖算化解,但情誼難復最初。因他在女兒受辱時的內心盤算,反而導致血債累累,一族男人屠盡,婦孺被俘為奴;而他的其中兩個兒子,這女兒的親兄弟,也淪為了這場浩劫的主謀。

現在,他最喜愛的妻子辣黑耳終於有了第二胎。這對她來說尤為重要,畢竟在婚姻之初她經歷過一段難以生育的時期。很可惜,這一次,她難產。雖然小的保得住,可惜大的卻保不住。可以說,辣黑耳當日對雅各伯所說的,一語成讖:「你要給我孩子;不然,我就死啦!」(30:1);最終,她以自己的性命作為代價,『換得』這個嬰兒的平安出世。斷氣之前,她替兒子命名為:「本敖尼」。雅各伯卻把兒子的名字改成「本雅明」。這樣的更改是可以理解的。「本敖尼」(希伯來:ben-oni),意思是「我苦難之子」(son of my affliction);可以想像,假若留用這名字,那麼雅各伯每次呼喊這兒子時,都很難不去想起自己最愛的妻子撒手人寰的一幕;改成「本雅明」(benjamin),本義可能性有二:一)「右邊之子」:則雅各伯可能對這孻兒子寄予厚望;二)「南方之子」:則可以是預示着他的支派後來劃得的土地的方向。

待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