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梵蒂岡傳播部表示,天主教徒應就他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讓社交媒體影響他們,以及社交媒體為他們所提供分享福音、建立團體和關心他人的機會等作「良心檢視」。
該部在關於參與社交媒體的牧民反省、題為《邁向圓滿臨在》的文件中指出:「不幸的是,在網上的交流中很容易在激烈的、有時是無禮的討論中失去理智。」
該文件稱:「當涉及到教會領導層:主教、神父和傑出的平信徒領袖時,爭論性、膚淺的、因此造成分裂的溝通問題尤其令人擔憂。」「這不僅造導致團體的分裂,還會為其他人提供了促進類似交流的認可和合法性。」
該文件由傳播部部長魯菲尼(Paolo Ruffini)和秘書魯伊斯(Lucio A. Ruiz)簽署,於5月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
文件稱,當面對社交媒體上錯誤或分裂性的內容時,「通常最好的做法就是不予回應,或者保持沉默,以免讓這種虛假的表述變得具有意義。」
當被問及對於在使用社交媒體上,如表現不佳的主教,該部是否能採取更積極的措施時,魯菲尼回答說,他的部門沒有能力管教任何人,但總的來說,在社交媒體上,最好不要分享或評論具冒犯性的內容,因為這只會讓這些內容更廣傳。
傳播部成員、世界主教會議副秘書長貝克塔特(Nathalie Becquart)修女說,教會內每個人都需要接受有關社交媒體的教育,並學會辨別「甚麼時候該說話,甚麼時候不該說話」。
雖然該文件認為天主教徒有時需要從社交媒體中抽出時間來祈禱、反省和與他人共度時光,但它承認社交媒體也是分享福音價值觀的工具,也是世界各地數百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發展中國家的許多人,他們唯一接觸數碼的途徑是就是社交媒體。
但它也呼籲天主教徒充分了解其陷阱,並認識到商戶所聲稱,他們的平台旨在「讓世界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讓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和分享想法,或者讓每個人都有發言權」,而實際上,他們是透過利用個人帖子向他們投放廣告,以及出售他們的個人資料和數據來賺錢的企業。
該文件引用了格言:「如果你不為它付錢,那你就成了商品。」換句話說,它不是免費的:我們付出的是我們的注意力和數據。
它指出,人們還必須意識到,他們關注的人、他們看過甚麼、搜索過甚麼內容的歷史都會被輸入到算法中,這些算法會越來越縮小他們收到的帖子、搜索結果和廣告的範圍。
文件說,這種日益複雜的個性化搜索結果的後果是,我們被迫接觸到部分信息,這些信息印證了我們自己的想法,強化了我們的信念,從而使我們陷入「過濾氣泡」的孤立狀態中。
該部呼籲天主教徒透過有目的地擴大信息來源,嘗試了解與他們有分歧的人,以此打破這些泡沫。
該文件稱,人們對人工智能、假新聞和「高度偽造」圖片和視頻的日益複雜也需要教育,並對在網上找到的東西持批判態度。
例如當被問及今年3月在網上瘋傳的教宗方濟各身穿着蓬鬆白色夾克和鑲有寶石的十字架的人工智能照片時,魯伊斯告訴記者,該部門正在研究如何為人們「提供資源,讓他們知道甚麼時候看到的是教宗的真實照片、真實視頻或真實音頻,而不是其他東西」。
該文件呼籲天主教徒對他們使用社交媒體作「良心檢視」,並表示自省應該從它如何影響「與天主、我們的鄰人和我們周圍的環境這三種重要關係」開始。
伴隨着這份文件,該部推出了fullypresent.website網站。人們可以在上面下載該文件,找到它的學習指南,並加入「信仰傳播者團體」,共同反思和分享最佳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