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看到《創世紀.四章》想處理的是,似乎一直獨享母親偏愛的加音在別的地方卻得不到偏愛時,當他覺得天主——甚至人生——都是不公平的時候,他會怎樣做?今天,讓我們稍為偏重一下細節,先細看《聖經》中的文字到底說了甚麼。
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是亞伯爾的奉獻獲上主悅納了,但加音的偏偏卻沒有。事實上,《創.四》並未具體交代上主作這決定的因由,卻反而生動了描寫了加音的反應:「因此加音大怒,垂頭喪氣」(5節下;《思高》譯)。《思高》的確如實地翻譯了原句的大意,但細節方面恐怕原文還是要生動得多。容我先直接從原文英譯:「And it burns Cain very much, and his face fell.」;白話文直譯:「這使加音極度的怒火中燒,連他的表情都掛不住,掉了下來」;口語直譯:「呢件事將加音焫得好㷫*,佢成塊面跌咗落嚟**」【按*:焫,粵拼「naat3」,《廣韻》《集韻》如劣切,有「點燃,焚燒」的意思】【按**:意思基本上等同於:「佢塊面黑晒」】。
有見及此,上主勸誡加音說:「你為甚麼發怒?為甚麼垂頭喪氣?你若做得好,豈不也可仰起頭來?你若做得不好,罪惡就伏在你門前,企圖對付你,但你應制服它」(6–7節;《思高》譯)。某程度上,《思高》已盡力使譯文易懂;但事實上,這句話的原文複雜得很,甚至有可能已經在多個世代的口傳過程中因人為出錯而有所缺失【見:Clifford SJ & Murphy O.Carm, “Genesis” in NJBC, p.13§6.】。無論如何,我們分析聖經文字的,也只能『睇餸食飯』。第一部分相對簡單,上主是在直接回應加音的表現,所以祂不過是在用說話來重覆一次旁述剛剛告訴我們的:「這(事)為甚麼會使你怒火中燒?你為甚麼連表情都掛不住了,掉了下來?」(Why has it burnt you? Why have your face fallen?)(6節下)。
接下來才是真正複雜的地方。上主勸說的第二部分,也可分上下兩部分。先看第二部分上,英語直譯:「Is it not that if you will do well, [there is] elation?」=「難道不是只要你做好,便有抬起〔頭來[的一天]〕嗎?」。這裏有幾點需要注意:一)按原文的文法,這裏的「做好」是未完成時態(imperfect aspect),所指的並不是過去發生了的事,而是尚未發生的事,大致上指的是現在和將來式;二)原文的結果分句(apodosis)只有一個單字,因此,無論如何在翻譯時我們都無可避免地要補上一些文字。我在大方括中所補的,是按上文下理推斷的動詞主詞;至於小方括中的,只是我按中文習慣而追加的,不喜歡的忽略便可。
至於上主勸說的第二部分下,其實按原文的行文,可以再分成兩部分。7節b’英直譯:「(And/but) if you will not do well, sin [is] crouching at your door.」=「但只要你不(會)做好,罪便埋伏着在你的門那裏」。順帶一提,這裏的分詞「埋伏着」(crouching)也可作名詞用,即「埋伏者」(the croucher)。最後是7節b’’。這裏是原文最難直接翻譯的。先看英譯:「Its [= sin’s] desire is for you, but you should rule over it.」=「它渴望的是你,但你要主宰/支配/控制它」。
簡言之,今天我們藉着回到原文,嘗試直譯創4:6–7:「這使加音極度的怒火中燒,連他的表情都掛不住,掉了下來。上主便對他說:『這(事)為甚麼會使你怒火中燒?你為甚麼連表情都掛不住了,掉了下來?難道不是只要你做好,便會有抬起〔頭來[的一天]〕嗎?但只要你不(會)做好,罪便埋伏着在你的門那裏。它渴望的是你,但你要主宰/支配/控制它』」。這解讀,尤其是最後的部分,與我們常見的確實有些少不同。但我必須要指出的是,這是不可迴避的。至於原因為何,在我們下週的解釋中便會一目了然。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