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利瑪竇】(9)-利瑪竇抵南京,與學者辯論

文:段春生神父

1596年(萬曆二十四年)9月22日,利瑪竇成功地預測了一次日食,使他很快成為一個學界的名人。期間,利神父結交了章潢等儒士權貴,曾登堂講學於白鹿洞書院,並受到建安王的熱情款待。

同期,利瑪竇被視察員范禮安任命為耶穌會中國傳教區的負責人,由利瑪竇全權負責在中國的傳教活動,並指示利瑪竇設法到北京去覲見皇帝,以獲得在中國傳教的自由,還從澳門拿了許多準備送給萬曆皇帝的禮物。接受了新任務的利瑪竇開始策劃北京之行。不久,他就聯繫了北上任南京禮部尚書的王忠銘,一起帶他前往南京,王忠銘還表示要帶他到北京。

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6月25日,利瑪竇與郭居靜神父,隨同王忠銘一起赴南京。7月初,他們一行到達南京,9月7日抵達北京。當時正值日本侵犯朝鮮,爆發萬曆援朝之役,利瑪竇作為外國人無法在北京久留,在財政上也遇到了困難,住了一個多月便無功而返。

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2月6日,利瑪竇與瞿汝夔到達南京。南京是明代人文薈萃之地,居有許多社會名流和著名學者。利瑪竇拜訪了南京禮部尚書王弘海,及後他也回訪利瑪竇。二人的交往,大大提高了利瑪竇的身份和聲譽,各部官員紛紛爭相與利神父交往。

在與不同人士進行的辯論中,利瑪竇經常將矛頭指向佛教和道教,對這兩個宗教進行不遺餘力的批判。對於儒家,利神父非但不批判,反而讚揚儒家和創始人孔子,稱他從不理會關於來世的事情,只傳播有關現世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說。利神父的穿著打扮和待人接物的方式,獲得上層人士的稱讚,並被譽為是真正的儒家。

南京有一位年逾七旬、威望很高的老人,名叫李汝禎,曾在南京當官,對各種宗教派別都有研究,也崇拜偶像;但他心地善良,道德操守堪為典範。許多人追隨他,視他為聖賢,門人弟子有很多。

在南京城中經常舉行一些講學活動,討論道德和聖善生活的問題,並常有官員和其他重要的人物參加。在一次盛大的講學活動中,李汝禎引用佛教的教義來回答其他文人學者的問題。這時,一位工部的高級官員,也是一位優秀的儒家學者,名叫劉斗墟,是江西人。他針對李汝禎的講話,提出尖銳的批判。他說:「諸位身為中國人,接受了儒家的教育,談着孔夫子的書籍,竟膽敢背棄孔夫子,而相信那些外國人偶像的教義,簡直是奇耻大辱。」接着,他又說,利西泰(利瑪竇)先生也非常吃驚,因為他也極為推崇孔夫子,並在公開接合宣稱,佛教的教義都是虛假的,即使在西方也很少有人相信,那些相信佛教的人盡是些卑賤之人。

聽到利瑪竇作為西儒的名聲,李汝禎很想和利神父砌磋學問,利神父也很想認識這位大儒,希望歸化他,使他信奉天主教,拋棄偶像崇拜。在首次的接觸中,李汝禎便親口承認,那些佛教的教義就像爛了一半的蘋果;人們應當棄其糟粕,而取其精華。聽了這番話,李汝禎的弟子覺得無地自容。

待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