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意大利有騙徒穿著樞機服飾,多年來騙取受害人過百萬元,最近被意大利警方在行動中拘捕。意大利憲兵2017年收到兩間酒店被騙取20,000歐元及75,000歐元的投訴,於是對詐騙集團展開兩年調查,發現最少20宗相關騙案,詐騙金額達170萬歐元。警方最近在羅馬中部的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Basilica of Holy Mary of Angels and Martyrs)偽裝神父進行拘捕行動。
自1988年,五名年齡介乎58至75歲的男子偽裝神父,甚至樞機,聲稱是「梵蒂岡的中介人」,向通常在意大利北部有財政困難的商人,提供來自梵蒂岡銀行或不存在的盧森堡財務公司「歐元區」(Eurozone)的優惠貸款,而不需要對方提供個人財務擔保。羅馬有很多商店售賣神職人員的服飾,包括樞機的服飾。樞機的朋友或家人慣常為他們購買需要的服飾,過程中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因此騙徒也可以輕易購買。
為了增加可信性,騙徒每天早上在羅馬東南部琴托切莱(Centocelle)附近的咖啡店商討詐騙計劃。他們也會開會、交換電郵和聯絡。為了營造神父或樞機的形象,他們有很多會議在梵蒂岡附近進行。有一次會議在宗座額我略大學(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舉行,該大學由耶穌會營運,學生都是神父、修士和修道人。意大利報章報道,詐騙集團曾經在大廈開設一間假冒的公證處,利用牌匾和仿真的工作室,欺騙受害人。受害人需要提供現金作為保證金,騙徒收取款項後便會消失。
騙徒最終在羅馬共和國廣場(Piazza Esedra)上的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交易時被捕。他們當時正收取15,000歐元,作為一筆50萬歐元貸款的擔保。為了讓受害人等待,騙徒試圖從後門離開大殿,但被一批穿著神父衣服的警員阻止他們。當地報章報道,其中一名被扣押的男子開玩笑說:「警方怎能拘捕我,我是治外法權的!」(梵蒂岡在羅馬擁有各種不同的資產,稱為「治外法權」,意思是梵蒂岡主權的延伸。)
這類騙案在意大利普遍,並影響教會。在意大利北部的帕多瓦(Padua),一名八旬神父營運慈善團體期間,被騙取超過45萬歐元。這位神父多年來借錢給假冒有需要的人和家庭。他們經常告訴神父給他們預付的信用卡或現金,並承諾還款。直至神父離職,不能再借錢給他們,騙徒開始作出恐嚇。神父於是報警,警方在五月拘捕11人。
事件揭示騙徒騙取教會慈善團體金錢的情況普遍,帕多瓦教區主教西波拉(Claudio Cipolla)決定開設新課程,教授神職人員識別騙案及學習良好的商業和財務管理技巧,預防同類型騙案再次發生。在一次直播課堂中,西波拉主教說:「每位牧者必定要有共同意識互相幫助。課程讓我們一起工作,並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對抗那些利用我們當中部分人善意的人。」
來源:Cr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