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第五十八屆普世聖召祈禱日感恩祭 李主教:學習大聖若瑟忠貞直至生命終結

(本報訊)上主日(復活期第四主日)是善牧主日,也是第五十八屆普世聖召祈禱日,澳門教區推行聖召委員會及培聖會,下午五時舉行感恩祭,由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持,多位神長共祭。適逢今年為聖若瑟年,今年的主題為《聖若瑟:聖召之夢》,亦有幸於聖若瑟修院聖堂、在此多年來孕育澳門聖召的地方舉行彌撒,意義深遠。李主教在導言中,不忘提醒各教友要為本澳的聖召祈禱。

李主教在講道中,透過當天第二篇讀經(參閱若一3:1-2)指出,「父賜給我們何等的愛情」是聖召的根源,每個聖召都是天主所賜的大愛,而這份愛情與聖召、善牧有很大的關係:「這份大愛對於善牧來說特別有意思,所以耶穌稱自己為牧羊人,而且是至善的。即使牧羊人的身份在當時社會十分低微,但耶穌仍稱自己為牧者,更是美善,具強烈的對比,但全基於這份大愛。」而每一份天主的召叫,都是一份愛的召叫與計劃,而非一個籠與包袱。在聖召中,天主與我們相遇,我們獲邀揹起偉大的救贖工程。

主教續指,要回應這份愛的召叫,特別在現今社會的牧質文化中,更需要有一份勇毅的心:「如何尋找幸福和快樂呢?很多時,我們都會在物質上尋找,但耶穌說:『來,到我這裡。』耶穌是向着所有的人,是一份普世的召喚。」他又稱在場的神父、修士與修女,他們以自己的生命默啟着我們的生命,這份默啟是真正的默啟,因為他們揀選了一條不容易的道路,透過回應天主的愛,來鼓勵我們每一個人。

李主教又引用教宗方濟各今年的普世聖召節文告,提醒教友要特別在聖若瑟年中,學習大聖若瑟如何回應聖召:「他(教宗)選大聖若瑟為聖召的護慰者,特別是懇求聖若瑟護慰每個人的聖召,更以聖人的三個特質——夢想、服務、忠貞——去回應對天主愛的召叫。

夢想:聖若瑟有四個『夢』,但這個夢不只是簡單的夢,而是代表着天主的旨意。而這份旨意能喚醒我們的責任;這份夢想(聖召)需要責任心去實踐出來。善牧為羊捨掉生命,可得知聖召也是一整生的犧牲。若沒有犧牲的精神,便永不能實踐我們的夢想、令夢想成真。因此,我們要自問各自的生命中,有沒有作犧牲,這份犧牲,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與使命,正如耶穌基督一誕生就是犧牲,而他的夢想,就是人類的救贖;我們要終生為着這份使命去奮鬥。

服務:服務其他人,生活就是服務,耶穌基督來不是受服侍,而是服侍人。又如善牧服務和認識他的每一隻羊,這份認識完全是一份服侍的心,是關心、愛護、支持,這服務是為所有的人,不只是為特定的人。天主的服務是不離不棄的,我們也要如此。」

最後一點是「忠貞」。主教稱,「忠貞」不是一剎那、而是一生一世,「所以我們的召喚是畢生,直至我們生命的終結,這並不容易的。」他又說,現時有許多人,即使面對婚姻,也感到害怕,因一整生對着同一個人時,在忠貞上感到動搖,「但耶穌說,不要害怕。當我們找出一件事的意義時,便不會害怕一整生去面對。聖召生活沒終結、沒有退休的,這就是我們忠貞,忠貞能帶出喜樂;忠貞,就是充滿真善美的召叫。」

主教又以在座慶祝禧年的神父修士修女,他們的生命,默啟我們的心,因為他們揀選一條不容易的道路。最後,主教強調聖召是喜樂的生活,更建議各神父修士修女,以及在座的教友,每天默想耶穌問聖伯多祿「你愛我嗎?」來回應天主愛的召喚。亦請教友繼續為修道人祈禱。

彌撒後,李主教代表教區向12位分別慶祝晉鐸、入會及發願之白金、鑽、金及銀禧紀念的神父、修士及修女致賀,感謝他們的服務及貢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