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竇21: 28- 32 今天的福音主題與上禮拜一樣在做比較,上周是在比較工作整天的僱工(猶太人)與只工作一小時的僱工(非猶太人和其他人)。而這周的福音很明顯地是針對耶穌那時候的公民與教會領袖,他們常提到耶穌,尤其是如何嚴格遵守法律和服從耶穌。他們對措辭和法律的解釋都很講究,而且也聽得懂耶穌的教導,但都沒有努力實踐。他們找藉口並且質問耶穌的行為和權威。因為在當時,耶穌的行為並不符合他們的律法,所以很多人選擇拒絕耶穌。簡單來講,司祭長和長老就跟福音故事裡的長子很像,他們說「是的」,我們順從上主,但他們不願相信耶穌天主子,更不願按照他的指示行事。
(本報訊)有感現今社會夫婦面對生育問題日益增多、女性關注婦科健康狀況渴求亦不少,因此,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現增設一項名為「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的自然生育照護服務。「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是一項既能讓女性深入了解身體運作、監察及管理婦科健康狀況,又能協助夫婦以教會認可的、合乎天主教會訓導、倫理道德方法解決生育問題的自然生育照護技術。因此,該「系統」均適合準婚、已婚人士及單身女性使用。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為甚麼一個人不能只用心靈朝拜?為甚麼我們在禮儀中需要使用外在的標記和動作? 人由身體和靈魂組成。他不是,猶如一些哲學家所想的,被囚禁在體內的靈魂。身體是人存有的一部分。再者,人所做的一切中,身體都以某種方式參與其中,那管是洞悉他以外的現實(input),或表達他的感覺和思想(output)。《天主教教理》第1146點解釋說:(1)「人既是肉身的和精神的存有,所以人要透過物質的標記與象徵,來表達和洞悉精神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