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陳繼容博士

復活節守夜禮儀中九篇讀經的意義 讀經一:兩種創造

文:陳繼容

根據羅馬天主教會的禮儀年, 上週三2020年2月26日, 我們慶祝了「聖灰禮儀」,開始四旬期,教會禮儀年其中一段最重要的時期。透過四旬期這段準備時期,聖教會提醒我們,主耶穌為了拯救我們,甘願接受十字架的苦刑為我們死了,所以我們要悔改歸依,順從祂的教導,以克己、守齋、善功、愛德工作等,為自己和別人所犯的罪做補贖,好好準備迎接復活節,才不會辜負主耶穌愛了我們一場。

說到四旬期中最重要的日子,當然是聖週,而聖週中的「逾越節三日慶典」,更是整個聖週的高峰。本文要談的,正是這三日慶典的最後一日,即復活節守夜禮儀中那九篇讀經的意義。相信有不少教友都會覺得這守夜禮儀的讀經太多,每篇讀經後還有祈禱,好像讀不完似的。所以今日的做法只選讀其中幾篇,結果是參加守夜禮儀的教友,包括在那些在該晚領洗的候洗者,都沒有機會聽到全部九篇讀經的內容和解釋,真的有點可惜。

其實聖教會在復活節守夜中所安排的九篇讀經,都和當晚的禮儀有關,因為當晚她會為那些已經完成慕道期的候洗者付洗。這傳統於第三世紀初已經在羅馬出現,第四世紀時已盛行於整個西方。那麼,這九篇聖經與當晚所舉行的入門聖事,有什麼特別關係?

梵二的《禮儀》憲章第7號清楚列出主耶穌在祂子民中的幾種臨在方式。祂不僅臨在聖體和其他的聖事中,祂也臨在聖言和教會的祈禱中。而復活節守夜彌撒中的聖道禮,正是印證教會這教導的一個最好例子。因為這一夜的聖道禮的結構,是採用對話的形式:正好彰顯出主耶穌基督在這一夜的聖道禮中,如何和祂的子民對話。

在這一夜,聖教會準備為她的候洗者付洗,所以大家可以想像到,聖教會作為「慈母與導師」,她希望在這一夜,給予這些立即要成為自己子女的人,一個最後的教誨。不過,這一夜的讀經,並不單只是集中在教導層面,藉着這些讀經,聖教會還要我們注意的,是主耶穌基督的臨在:因為是祂自己親自來教導我們,而在開始禮儀之前點燃起的那支「巴斯卦蠟燭」,正是祂臨在的最好證明:因為主基督正是那普照世人的真光。所以當晚讀經的編排,雖然先會讀舊約,但由於新約是舊約是圓滿,因此我們要在臨現於禮儀聚會中的主基督的光照下,來理解這些經文。尤其是第三篇讀經,即是敘述希伯來人逃離埃及過紅海的經過:《出谷紀》14:15-15:1-18。這篇經文的意思,我們之後會解釋。

為了讓有大家有機會對這九篇讀經一窺全豹,並明瞭其中的意義,下面我們會向大家介紹這幾篇經文並加以解釋。這個多月來受到新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家都減少外出,甚至連聖堂都停止對外間開放,加上正值四旬期,一個要我們特別追念那使人類得救的奧蹟的時期。希望這篇文字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特別為四旬期的讀經和默想的資料,作為個人在家中的神修功課,幫助我們加倍用心,清潔我們的心靈,準備好自己迎接復活的主基督。

現在我們順着次序看看這九篇讀經的內容和意義。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和對照,我們會把有關的經文刊印出來。

讀經一:《創世紀》1:1-2:2   天地萬物的創造   主題:兩種創造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天主說:「有光!」就有了光。天主見光好,就將光與黑暗分開。天主稱光為「晝」,稱黑暗為「夜」。過了晚上,過了早晨,這是第一天。天主說:「在水與水之間要有穹蒼,將水分開!」事就這樣成了。天主造了穹蒼,分開了穹蒼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天主稱穹蒼為「天」,天主看了認為好。過了晚上,過了早晨,這是第二天。 天主說:「天下的水應聚在一處,使旱地出現!」事就這樣成了。天主稱旱地為「陸地」,稱水匯合處為「海洋」。天主看了認為好。 天主說:「地上要生出青草,結種子的蔬菜,和各種結果子的樹木,在地上的果子內都含有種子!」事就這樣成了。地上就生出了青草,各種結種子的蔬菜,和各種結果子的樹木,果子內都含有種子。天主看了認為好。過了晚上,過了早晨,這是第三天。天主說:「在天空中要有光體,以分別晝夜,作為規定時節和年月日的記號。要在天空中放光,照耀大地!」事就這樣成了。天主於是造了兩個大光體:較大的控制白天,較小的控制黑夜,並造了星宿。天主將星宿擺列在天空,照耀大地,控制晝夜,分別明與暗。天主看了認為好。過了晚上,過了早晨,這是第四天。天主說:「水中要繁生蠕動的生物,地面上、天空中要有鳥飛翔!」事就這樣成了。天主於是造了大魚和水中各種孳生的蠕動生物以及各種飛鳥。天主看了認為好。遂祝福牠們說:「你們要孳生繁殖,充滿海洋;飛鳥也要在地上繁殖!」過了晚上,過了早晨,這是第五天。天主說:「地上要生出各種生物,即各種牲畜、爬蟲和野獸!」事就這樣成了。天主於是造了各種野獸、各種牲畜和地上所有的各種爬蟲。天主看了認為好。天主說:「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叫他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牲畜、各種野獸、在地上爬行的各種爬蟲。」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天主降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天主又說:「看,全地面上結種子的各種蔬菜,在果內含有種子的各種果樹,我都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各種野獸,天空中的各種飛鳥,在地上爬行有生魂的各種動物,我把一切青草給牠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天主看了祂所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過了晚上,過了早晨,這是第六天。這樣,天地和天地間的一切點綴都完成了。到第七天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就在第七天休息,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

解釋:這第一篇讀經讓我們面對兩種創造。正當復活節守夜開始的時候,我們發覺原來宇宙的主,基督,竟然臨現在我們中間。在這一刻,這位萬物之主自己來向我們講述世界的創造,這個在祂創造時一切「都好」的天地,卻因為人的罪的出現被毀滅了,「今夜」因着復活基督的真光的照耀,這個天地會從新再被創造。

之前天主所創造的天地被人的罪惡毀滅了,所以基督的工作,正是要完全恢復這個被罪惡所毀壞的天地原來的樣子。因為天主的計劃,正是要「當時期一滿,就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歸於元首基督」(弗1:10)。

而在這個從新被創造的天地中,也有我們人類。與亞當不一樣的,是我們是「天主的化工,是在基督耶穌內受造的,為實行天主所準備的各種善工,叫我們在這些善工中度日」(弗2:10)。所以現在的人類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受造物,新的存有(迦6:15; 格後5:17)。一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即是照創造者的肖像而更新,為獲得知識的」(哥3:10)。

等候領洗的候洗者知道他們將會被天主改變,成為祂的子女。但他們也知道,這種改變仍未達到圓滿,所以聖保祿說:「因為我們知道,直到如今,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歎息,同受產痛;不但是萬物,就是連我們這已蒙受聖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歎息,等待着義子期望的實現,即我們肉身的救贖」(羅8:22-23)。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這圓滿總有一天會到來,所以聖若望宗徒在《默示錄》中所見到的神視是真的:舊的天地將會過去,然後那位坐在寶座上的會宣佈說:「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21:5)。

而且從主祭在「讀經一」之後的祈禱內容,我們知道這個新的創造在這一刻,正在我們眼前出現:「全能永生的天主,祢在一切工程上,顯示出祢奇妙的安排。求祢幫助祢所救贖的人,都能明暸:在這末世,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基督的犧牲,所完成的救世工程,比當初的創世工程,更為卓越。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祢俯聽我們的祈禱」。

待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