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凱撒的歸凱撒,天主的歸天主」,在牽涉到政教關係的議題上,多被人以金句的形式引用。當然,藉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以醒世警人,本無不妥。但若高舉名言卻又忽略其上文下理,甚至歷史背景,則或有盲目用典之嫌,甚至使人誤解背後的意思。耶穌這『金句』,就不時被斷章取義,用來提倡一種所謂「兩個國度」神學觀(“two-kingdom” theology),把生活切割成互不相干的兩部分: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又或有人用以證明人應該毫無保留地(盲目地)服從任何政權。 耶穌的『金句』,其實是回應法利塞人和黑落德黨人的問題:「給凱撒納稅可以嗎?」。今天,我們向政府納稅是理所當然的。但對耶穌時代來說,則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羅馬帝國向猶大所徵的,乃人頭稅。此稅項除了經濟意義外,還有其政治意義:每個猶太人,無論男女、自由人或奴隸,都隸屬羅馬帝國的統治。事實上,在主曆六年,就曾有個名叫猶達的加里肋亞人(熱誠黨人)因為羅馬帝國要為徵稅所進行人口調查而起義,結果自然是被無情地鎮壓(見宗5:37-38)。換言之,問題牽涉到的,是高壓的外族政權。
(本報訊)為慶祝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成立五十五周年,學院自本年六月起舉行系列活動,將特邀羅馬作曲大獎得主旅美著名作曲家林品晶,於7月17及19日假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演奏廳舉行兩場講座《林品晶談音樂I.我的音樂旅程》及《林品晶談音樂II.我的音樂世界》,分享其音樂世界及創作歷程。 林品晶生於澳門,最近獲澳門樂團委任為駐團作曲家。林氏於澳門研習鋼琴,隨後再於香港及美國進修音樂,取得香港中文大學鋼琴演奏文學士,以及聖地牙哥加州大學作曲博士學位。曾於西雅團的康沃爾藝術學院教學,亦曾於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及本寧頓學院擔任客席教授。林氏曾獲多個獎項,包括羅馬大獎、上海國際作曲家比賽的最高獎項等。
(本報訊)由教區青年年籌備委員會主辦的「澳門教區青年年標誌設計比賽」反應熱烈,共收到16份參賽作品,經過評審委員會評分後,有六份作品成功進入第二階段的網絡票選。由即日起至5月30日晚上9時,大家可到「澳門教區青年年」Facebook專頁,讚好專頁後在心儀作品圖下點擊「讚好」(讚/Like)或「勁正」(大心/Love),每份作品所獲得的「讚好」和「勁正」總數將作為該作品第二階段的分數。歡迎大家踴躍投票,選出您心目中最能代表澳門教區青年年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