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天主聖三」這詞彙在聖經中不曾出現。但這教義在舊約中卻以隱蔽的方式存在,並在新約中由耶穌基督自己親自教導。
舊約
在聖經的首三節經文中,我們能瞥見天主聖三:「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天主說:『有光!』就有了光」(創1:3)。在這些文字中,我們不只看到創造者,還有祂的聖神和聖言(「天主說」)。
然而,舊約中並沒有天主聖三的清晰啟示。在一些段落中,我們找到三個位格的暗示。在聖詠2:7,我們讀到:「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其中還有記載祂的上智,祂的聖言和祂的聖神(參閱箴8:22-31;智7:25-27;9:17)。
我們可以找到另一個對天主聖三的間接參考,它使用了「尊嚴複數」 【註】: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創1:26,參閱創3:22和創11:7)。希伯來文對天主的名字為複數,厄羅亨(Elohim),「至高者」,但具有單一的意義。
《創世記》第18章的故事提供了對天主聖三的暗示。三個人在梅瑟面前出現,但是,敘述對顯見時而使用單數,時而使用複數。注意以下段落被標籤的文字:「1、……上主在瑪默勒橡樹林那裏,給他顯現出來。2、他舉目一望,見有三人站在對面。他一見就由帳幕門口跑去迎接他們,……3、說:『我主如果我蒙你垂愛,請你不要由你僕人這裏走過去,4、我叫人拿點水來,洗洗你們的腳,然後在樹下休息休息。5、……他們答說:『就照你所說的做罷!』9 、他們對他說:『你的妻子撒辣在那裏?』他答說:『在帳幕裏。』」10、其中一位說:『明年此時我必回到你這裏……』。」
新約
在聖母領報時,天主聖三宣布了其位格。「聖神要臨於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你,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天主的兒子」(路1:35)。
天主聖三在耶穌受洗時自我顯現;天主將自己顯示給人類(這就是「神的顯現」的意義)。「耶穌受洗後,立時從水裡上來,忽然天為他開了。他看見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他上面;又有聲音由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瑪3:16-17)。耶穌,聖神和那聲音。
當耶穌派遣門徒時,祂命令他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瑪28:19)。
聖保祿使用天主聖三信條,「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和天主的愛情,以及聖神的相通,常與你們眾人相偕」(格後13:13)。
但「聖三」一詞從何而來?初期教會中,最先使用「聖三」一詞的教父是安提約基的德敖斐羅(Theophilus of Antioch)於第二世紀末的寫作。他定義聖三為天主、祂的聖言(Logos)和祂的智慧(Sophia)(Apologia ad Autolycum,第二冊,第15章)。
【註】一種語言上的用法,在社會上擁有高位階者說話時,便會以複數代詞(例如英語:We)來借指自己。這個人可能是擁有政權的政治領導者(如國王,皇帝)。漢語並無性時數格這類的詞形變化,不過說話者可以選擇用「朕」這個代詞來稱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