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urelio Porfiri
譯:何紹玲
女性的角色正是當今最引人關注的問題,人們把某些(不是所有)女權主義和男性之間的爭執,看成糾紛。如何化解這問題?據這位哲學家、作家、也是媽媽的Carrie Gress,答案是聖母瑪利亞。Carrie特別為這標題寫了好幾本書,其中一本叫《披露反瑪利亞--挽救有毒女性氣質的文化》(TAN出版社)。
你可以告訴我們些少你的背景嗎?
我在俄勒岡州長大,全美國這個州的教堂最少,我少年時父親已去世,我開始問很多有關生命的問題,及生命究竟有何意義。從那時開始,我便越來越被天主教會吸引着,但可惜沒人好好的指引我教理。我的祖母當時非常積極參與新時代宗教(New Age religion)的活動,她更向我介紹了這宗教的各方面,例如:拜女神、占星術等等。回首過去,我終明白為什麼我在重重障礙下去找信仰是如此的困難,但天主是忠誠的,結果祂是以既奧妙亦清晰的方式成功與我聯繫。
大學畢業後,我離開了俄勒岡州,之後在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天主教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之後便同時在華府及羅馬當上記者。現在我是個四名孩子的居家媽媽……只要有時間便寫書。
[反瑪利亞]:為什麼找了個如此震撼的名稱?
這個構思始於幾年前,當時我正編寫我的書《瑪利亞選項》,我在想:在現今的文化中,理想的女性是怎樣的。但我立即已明白,當今女性要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女神],和瑪利亞截然不同。這個理想中的女性和瑪利亞實有天淵之別,彼此持有相反的價值觀。一直以來,瑪利亞都是所有基督信徒的榜樣,是貞女和母親的形象,但這都不是長大於西方文化的現代女性要追求的目標。
我愈來愈感到一些靈怪——是邪靈——控制着時尚女性的思想和行為,環繞着母性和貞潔,打擊她們。
我留意到你用了[有毒女性氣質]作為你書封面的標題,是什麼意思?
有毒女性氣質是反面教材,把女性的惡習——如自戀、 憤怒、焦慮、霸道、控制慾等等變成美德,這些惡習顛覆了文化;然而我們一般聽到的卻是男性氣概多麼有毒。激進的女權主義是試圖消除性別的差異;為了要男性變得更像女性,便不惜貶抑正確的陽剛之氣。你會目睹女性拼命希望活得像男人,卻叫男人不要過男人一樣的生活,實在是個怪現象。
書中的第一章,你提到[漫長的鬥爭],指的是什麼?
[漫長的鬥爭]指的是經書裏見到的衝突:首先是亞當和厄娃墮落之後,天主告訴他們會把埋怨加插在女人和蛇——魔鬼的化身——之間。後來這女人再在默示錄重現,又一次與魔鬼戰鬥,是為了人性的心:她的孩子與魔鬼的孩子。
歷史夾雜着虔誠的猶太教和基督宗教之間的一場鬥爭,異教和偶像崇拜總會趁人們軟弱的時候,乘虛而入,就好像極速繁殖的雜草一樣。在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我們再次見證充斥社會的已不再是長老會,而是巫術,愈來愈多人愛上魔法;怪不得聖母的特質處處被壓抑了。
你的書一開始便說:「人們對如何做女人感對困惑,但更令人困惑的是如何對待女人。」請告訴我們你為何對這信念如此執着!
在過去的50年,人們都告訴女性:要快樂,便要活得像男性(不一定是好男人);要快樂,孩子便是絆腳石。我們的幸福是以事業為前提。最令人詫異的是:不論離達到婦女解放的理想還有多近,女性的幸福感始終沒有上升。而實際上,事情剛巧相反,今天的女性是極度不快樂;加上一切有說服力的指標,如自殺率、抑鬱、藥物濫用等等,都構成一幅悲傷的畫面。這個關於我們[快樂及如何能快樂]的口號,基本上已被一群被視為精英的女性(和男性)掛在嘴邊幾十年了。在此期間,不少女性都在自我反省,發覺這個所謂理想或許不是那麼理想。可悲的是,很多女性,當她們過了生育年齡才省悟,發現獨自一人時,會感到極度悲痛和遺憾。雖然這不是女權主義夢想的一部份,但始終也是意識形態帶出來的。
除此之外,男人也希望能找到如何與女性相處。好像應否為女士開門這些最基本的問題至他們應否參與伴侶墮胎的決定,也沒有堅定的立場。男人並不是與生俱來便要和女人過不去的,伊甸園的亞當便是個好例子,墮落之前,亞當寧可違抗天主,也不與厄娃爭論。我們的文化就是要男人和女人對立,但好男人最終都是大輸家,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怎去應付在如此混亂局面中的女性,(但事實就是,壞男人正享受這局面帶來的果實,並希望它能延續下去)。
你覺得聖母就是有毒女性氣質的解毒劑,怎做得到?
瑪利亞被譽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就連非宗教的刊物《國家地理》也提到這一點。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沒有一個女性比瑪利亞更具影響力、出得更多照片、被更多人描繪、被更多人尊敬。但在我們這個時代,她已經完全被遺棄,更被視為過時、過甜和觸不可及。這一切都是與反瑪利亞氣氛有關,令她變得陌生……全都是因為貶抑貞潔和母性造成的自然結果。但我們看到的瑪利亞,和别的女性一樣,都希望活出她們心中的三個期望:首先便是為人認識及被愛;其次是行善;最後便是美麗。當然,以她的貞潔,要活出這三個期望,對她是絕對沒難度,而我們卻要用盡氣力,抓住各方式去達到。瑪利亞固然知道天父……一切受造物之父,是認識她、也愛她;她也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善的,因完全符合天父的旨意;最後,她漂亮,因她反映完美——是天主的美。她的美並不浮誇、也不是賣弄性感,而是美麗的靈魂在[頌揚上主],通過她的真、善和美,我們看見天主。
婦女是能理解這一切事情的,她們不安和不滿的情緒能找到平安,答案很簡單,都因瑪利亞——是按天主聖意。我們喜歡把事情複雜化,但我們愈接近天主,便愈能掌握這些期望。
當我們真的了解瑪利亞時,我們便明白,我們的期望其實離她的不太遠;我們都追求她擁有的。但在深入了解這位靈性母親的同時,我們不僅是跟隨她的引領,她就如親母一樣,向我們伸出援手。她深知她的親生子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的代價,所以她知道我們對她有多珍貴。
事實上,天主教會為婦女提供的一切,都是不可思議的,但因為坊間不斷說那裏不可能找到快樂,婦女們都忽略了天主教會。但有一點不得不提:研究一再顯示,熱心女教友——尤其是與熱心男教友結婚的——都會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哪三位女性是你心中的好榜樣?
我即時想到的又何止三位令我讚嘆的!若回顧歷史,任何一位天主教聖女也可以作為我們模仿的榜樣。所有這些聖女都不盡相同……她們來自不同國家和生活環境、有不同的背景,但她們都有一共同點……她們都尋找天主的旨意。如果我們都能一起尋找、並活在當下,女性便會有更大的貢獻,結出更多難以置信的果實,惠及普世,至女性獲得真正的釋放。以下也是基督信仰中的悖論之一:我們要尋找天主的旨意,便必須放棄自己的意志,才能找到自由;要改變世界,秘密便要為自己的生命,尋找和順從天主的旨意。就如井傍的婦人,一切都是我們渴求更多。
https://www.oclarim.com.mo/en/2019/05/24/exclusive-interview-with-carrie-gress-toxic-femin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