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敬貽 在十六世紀葡萄牙航海大發現時期,中國和葡萄牙兩國即在政治、經濟與文化領域展開交流,特別是在澳門這片土地,隨着天主教文化及其豐碩的禮儀音樂的傳入,成為西樂東漸的橋樑。然而,在近40年中葡音樂文化交流中,華人學術界對葡萄牙當代藝術音樂的瞭解仍處在相對空白狀態,對葡萄牙二十、二十一世紀的音樂創作、歷史和美學都少有涉獵。從專業演奏及理論工作者角度對葡萄牙當代的作品等都相對陌生。《當代葡萄牙藝術音樂——喬治·佩西尼奧、坎迪多.利馬和若昂.佩德羅.奧利維拉》一書(由澳門政府文化局於年前出版)剛好填補此方面空缺,並為當代葡萄牙藝術音樂研究提供可貴的文獻資料。該著作收錄了二十至二十一世紀上述三位葡萄牙作曲家的音樂技巧、美學和風格,並系列描述作曲技巧和原則,同時也側重於音樂的演繹和創作,展現了三位作曲家在根深蒂固的天主教文化背景下的音樂創作思路及方式,突出了整個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葡萄牙音樂創作和製作的特色和重要性。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邁向今年8月份舉行的世界青年節的旅途中,許多青年強調,為他們來說,整體生態的課題是當今教宗牧職的重要燈塔,而且青年渴望親自參與其中。為此,若望保祿二世青年基金會將於今年7月3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天主教大學舉辦第四次有關照料受造界的國際研討會,主題是「青年為整體生態做努力」,探討新的生活風格。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我們將簡明地,從《天主教教理》(下稱《CCC》)的教導角度去看死刑,更會帶大家一起從1992、1997至2018這三個階段,看其發展過程,並稍作評論。筆者希望能令大家全面瞭解《CCC》對死刑的教導:首先,我們探討《CCC》1992原有版本;接着便是談談1997最終修改版;第三階段,我們會討論1997年版本的2018修訂版;最後,我們會嘗試回答以下這個問題,作個扼要的總結:關於《CCC》在死刑的不同訓導,我們是真正在處理教義的和諧發展還是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