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第二主日(17日),在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前,他講解了當天福音——耶穌顯聖容的意義,並為新西蘭基督城襲擊事件受害者祈禱。
當天的福音記述耶穌帶着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禱,正當祂祈禱時,祂的面容改變,祂的衣服潔白發光(路9:28-36)。教宗說,聖史路加向我們展示,耶穌在山上顯聖容,那是個「光明的地方,是為了三位門徒所保留的獨特經驗的象徵」。
教宗解釋,耶穌顯聖容「發生在基督的使命中一個確切的時間點。也就是說,是在耶穌向門徒說祂必須受很多苦,並且要被殺害,但第三天必要復活(22節)後發生的。」
「耶穌顯聖容向我們描述了基督信仰對苦難的看法:苦難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是短暫的過渡。我們蒙召抵達的終點是光明璀璨的,一如耶穌變了容貌後的面容那樣。在祂內有救恩、真福、光明和天主無限的愛。」
教宗表示,耶穌如此展示祂的光榮,「是向我們保證,令我們掙扎的十字架、試探和困難將在復活中得到克服和解决。」教宗接着說,在這四旬期裡,「我們也與耶穌一起上山。那麽,以何種方式呢?以祈禱的方式。我們要收斂心神在那裡逗留一些時刻,讓我們以心靈的目光注視耶穌的面容,讓祂的光充滿我們,在我們的生命中照耀。」
教宗也指出,聖史路加強調,耶穌是在「祈禱時」改變面容:「祂沉浸在與天父的親密交談中。當祂以整個身心,包括擁抱十字苦架來遵從天主救恩的意願時,天主的光榮籠罩著祂,並由内而外地流露出來。」教宗最後表示,在基督和聖神內祈禱會改變人的內心,並能照耀他人和改變周圍的世界。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