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75) 那連帶關係是甚麼呢?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上一次我們談及了第三個原則 ——輔助原則。今天,我們會了解下一個原則,這原則和輔助原則有互補關係:連帶關係原則。如果輔助原則來自人性尊嚴,那麼,同樣地,連帶關係來自於每個人要為公益而獻身這需要(第二個原則)。

在交響曲團中,縱使指揮讓每個成員演奏,但每人在演奏時也要和他人(進行)協調。不然,交響曲團就不能演奏出美妙的交響樂,反而淪為雜音。除了輔助原則外,我們也需要連帶關係。當兩個原則恰當地應用時,個人的權利和社會大眾的益處將會受到保障和有所促進。社會的向心力和離心力之間因而達成恰當的平衡。

無論在家庭、公司、機構、國家或地球村,輔助原則能預防過度的和不必要的集權化和預防權力和主動權過於集中。在國家層面,它能預防暴政和集體主義的興起,兩者皆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特徵。輔助原則促使主動性,創意,個人和集體的成長。

另一方面,連帶關係能防止無政府狀態、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和不公義的興起(例如忽略少數族裔或對他們有些偏見)。聖若望保祿二世對連帶關係寫道:「這不再是對遠近許多不幸者的空洞的同情或是膚淺的哀傷。相反的,卻是一項將自己獻身於共同利益的堅決而持續的決心;即是獻身致力於每一個人的和整體的利益,因為我們大家都是要為眾人負責的。」(《社會事務關懷》通諭,第38點)

連帶關係原則也稱為友誼原則,仁愛原則或合作原則。個人或團體之所以需要一起共事,是因為很多事情都是超過一個人或小團體的能力範圍。最近年輕足球員在泰國被拯救一事正好是一個例子。它反映了國際間因連帶關係而來的成果。

科技使世界細了,但各國都意識到,在尋求和平和繁榮的道路上,他們不能夠忽略他國。容我再次引用聖若望保祿二世之言:「同時,在一個被分割及被各種形態的衝突所包圍的世界,一個基本相互依賴的信念日益增長,並且更覺察到有彼此『團結』的需要,這種『團結』接受相互依賴,並將它轉移到道德的層面。或許今天的人比過去任何時代的人更認清他們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如果要避免可能的大難臨頭,他們必須共同維護自己的命運。從深深的痛苦、畏懼,逃避現實的現象如吸毒等這些現世界典型的現象中,已慢慢地湧現的觀念是:我們所渴望的美善與幸福,若沒有大眾共同的努力與獻身,是無法獲致的,無人可例外,並要捐棄任何個人的自私。」(《社會事務關懷》通諭,第26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