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r Leonce De Grandmaison, SJ
譯:何紹玲
克己的目的是令我們可以糾正兩個對立的缺点,它們往往在不同時間、不同程度下與我們共存。
首先要提的缺點是過度的熱情、急躁和過份自信。我們像充滿火藥,欠缺耐性,不懂靜候時機、期望、等待。我們常常把自己的看法強加於別人身上,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感興趣的,别人一定有興趣……我們話說得太多,聲浪亦大,本是享受的消遣卻變成揮霍;簡單說,我們的自尊已變得累贅。這缺點實在太普遍了,我們每個人都肯定犯過不少次。
關於這方面真正的克己是包括把自己熱衷的作出規範,要知道何時無聲勝有聲,别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懂得聆聽和欣賞別人,鼓勵他人發言、發亮,甘願悄悄地退居幕後。更重要的是,應以最簡單、最優雅及順理成章的做法。問題在於我們拒絕減退自我、忘記自己。「樂意被忽視,尊重我如一無是處。」
另一缺點克己必須應付的——來得危險和狡猾,這便是膽怯,在某程度上是基於太自愛;怕失敗、怕被打壓,一言蔽之為懦弱。這缺點有千張面孔,或許形容為面具較貼切——是謹慎、含蓄、謙遜和簡樸的面具。
在這種情況下,克己便能引導我們如何應付膽怯,走出困局、不再自閉,從新融入鬥爭的社會,拿出自信與人交談。要有準備接受小挫折的風險;適當的時候便向前邁進;别怕給人知道我們的缺點(這總比把缺點隱藏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用克己去磨鍊膽怯,最終能培育出偉大、勇敢的使徒精神,讓存留在我們內的基督,能得到充分彰顯,不致被自己的小家子氣限制。其實成功的秘訣就是忘我,全神貫注在天主和祂的榮耀、基督和祂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