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週三(1月31日)接受意大利《新聞報》訪問,強調聖座努力尋求一種真理的集成和可行的途徑,以此回應中國國内外的信友們合情合理的期待:「在中國沒有兩個教會,卻有兩個蒙召逐步走向修和的信徒團體。」
新聞室主任伯克週二(1月30日)發表聲明,指出在有關中國的問題上,教宗與聖座沒有不一致的思想和行為。帕羅林樞機對此説明,教宗「親自關注目前與中國政府當局的接觸,所有他的合作者都與他同心合意,沒有任何人私自行動。」
樞機解釋,現時正展開的談判,遵循「有建設性地敞開對話,和忠於教會的純正傳統」這個路線,同時也考慮到上任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07年寫給中國天主教徒信中的指示,即「與合法的政權持續衝突並不能解決現存的問題」。
聖座國務卿並無迴避在中國的教會生活中繼續存在的多個問題,並指出這些問題無法同時得到解決。針對最近出現的爭論,樞機強調:「若主教的人選是個關鍵問題,我們就不能忘記教會的自由和主教任命經常是聖座與其它國家關係上的主要議題。」
「透過目前的接觸與中國開啟的進程正在逐步展開,當然還會出現許多意外和新的緊急情況。但任何人都不能聲稱對一切問題都持有完善的解決途徑。需要時間和耐心,讓這兩個團體内彼此造成的許多個人創傷得以癒合。」
帕羅林樞機也表達了他的期望,説道:「若上主願意,我們談的將不再是在中國教會的『合法』與『非法』、『地下』與『官方』的主教,而是弟兄彼此相遇,重新學習合作與共融的言語。倘若缺乏這樣的經驗,在中國的教會又如何能重振福傳旅程,將上主的慰藉帶給他人呢?倘若沒有寬恕的意願,便意味著還有其它需要維護的利益,但這不是一種福傳願景。」
至於有人擔心在這種情況下過往和現在的苦難會遭到遺忘,帕羅林樞機回應道,此刻務必在「天主的助祐下,將經歷許多嘗試的人力和精神資本,投注於創造一個更祥和、友愛的未來」。樞機保證,「教會絕對不會忘記中國天主教徒過往和現在的磨難與痛苦,這一切為普世教會是一大珍寶」。
帕羅林樞機接著對中國天主教徒說:「我們與你們同在,不僅藉著祈禱,也藉著每天在這圓滿共融旅途中陪伴和支持你們的努力,與你們同在。為此,我們懇請你們,任何人都別緊抓著對立精神譴責弟兄,或是利用過往為藉口,煽動新的怨恨和封閉。相反地,我們期許每個人都懷著信賴之情展望教會的未來,超越各種人的限度。」
最後,關於教會內部批評聖座對中國當局政策的聲浪,聖座國務卿支持不同意見的合理性,但必須「力求建設共融,而非製造分裂」。倘若抱持不同意見是合情合理的,那麼就「沒有任何個人觀點」可以「被當成唯一解讀中國天主教徒益處」的方法。為此,「聖座竭力找出一個真理的集成和一條可行的道路,以滿足中國內外信友的種種合理盼望。為能一同發現天主對於在中國的教會的計劃,需要更大的謙卑和信德的精神。所有人需要更加謹慎和克制,以免陷入無益的爭論,這會傷害共融並奪去我們對更好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