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開啟你的聖經

【開啟你的聖經】(九)-《依撒意亞先知書》導論

文:李愛德神父,  SCJ

在舊約經卷中,新約最常引用的無疑是《聖詠集》與《依撒意亞先知書》。依撒意亞的預言——無論直接或間接——在新約中被引用近四百次,因其對基督(默西亞及天主的僕人)的位格與生命,有著獨特而深邃的洞察。

先知的神諭大致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 針對具體的歷史處境,常回應以色列子民當下的政治或靈性危機。然而,這些神諭往往超越其所述的文理,在默西亞時代獲得更圓滿及更深刻的滿全——例如《依撒意亞》7:14關於「童貞女將懷孕生子,名為『厄瑪奴耳』(意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預言。此節經文雖最初是對阿哈次王所言,可能指不久後一位君王的誕生,但在《瑪竇福音》(1:23)中,被明確解釋為指向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穌基督的誕生。

第二類 神諭則更具象徵性與普世性,常以詩歌體裁表達。這些充滿隱喻與意象的經文,不被侷限於單一歷史時刻的理解,更能給予多重意義的詮釋。此種詩意風格(常見於先知書與聖詠)適合作「預像釋經」(typological interpretation),使新約作者能從中辨識基督的奧跡與救恩史的開展。

此外,先知詩歌那充滿情感與感染力的意象不僅傳遞神聖的真理,更旨在觸動人心、喚醒靈魂,邀請聽者與天主建立生活化的關係。如此,天主的聖言不僅是待理解的訊息,更是一個對話的邀請、一份親密的契機,以及能使人蛻變的一次與主神聖的相遇。

《依撒意亞先知書》彙集了自公元前八世紀中葉至公元前五世紀初(流亡後期)的神諭。橫跨三百年,顯然非出自單一位先知之手。全書可被辨識劃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對應不同的先知聲音:


依撒意亞先知書的歷史分期

先知章節年代(公元前猶大君王以色列君王外邦君王重大歷史事件
第一依撒意亞1–39約740–700烏齊雅、約堂、阿哈次、希則克雅雅洛貝罕二世、培卡黑、曷舍亞亞述:提革拉特丕肋色爾三世、沙耳瑪乃色五世、撒爾貢二世、散乃黑黎布敘厄法聯盟戰爭(735–732)、撒瑪黎雅陷落(722)、亞述入侵猶大(701)
第二依撒意亞40–55約540–515流亡團體(無君王)巴比倫:納波尼杜 波斯:居魯士大帝巴比倫流亡、波斯帝國崛起、居魯士詔書(538):歸返故土
第三依撒意亞56–66約515–500流亡後團體(無君王)岡比西斯二世、達理阿一世聖殿重建、社會與宗教改革

第一依撒意亞(1–39章)

依撒意亞的時代

「第一依撒意亞」的先知職務涵蓋以本書命名的先知的原有神諭。他在南國猶大任先知,自烏齊雅王逝世(約公元前741年)至希則克雅王在位第十四年(約公元前701年),歷時約四十年——與耶肋米亞任先知職(參《耶肋米亞》1:1–3)及傳统上梅瑟領導以民的年歲(參《申命紀》1:3)相呼應。

此時,發生了一項重大的冲突——敘利亞與北國以色列(又稱厄弗辣因)結盟,脅迫南國猶大共同抵抗正欲入侵此地域强大的亞述帝國。依撒意亞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力勸希則克雅王順從天主的旨意行事。出人意料地,正在圍攻耶路撒冷的亞述王散乃黑黎布突然撤軍返回尼尼微,後在那裏遭刺殺。

天主對猶大的控訴(依撒意亞1:2–9

天主以「訴訟」形式指控祂背約的叛逆子民,呼喚天地作證(參《申命紀》4:26;32:1;《聖詠集》50:4)。上主責備以色列「不認識」他們真正的身份、歷史與神聖的根源:

2 諸天,請諦聽!大地,請側耳!
因為上主有話說:
「我把孩子撫養長大,
他們竟背叛了我!


3 牛認識自己的主人,
驢也認識自己主人的槽,
以色列卻毫不知情,
我的百姓卻一㸃不懂。」

牛與驢素被視為愚頑,此對比凸顯以色列對天主話語的回應連牲畜的本能也不如。

他們如此愚昧無知,竟未能察覺到他們所遭受的災禍正是他們的罪過與背棄天主的直接惡果:

「你們為什麼還繼續叛逆?……
你們的地區變成荒蕪,你們的城市被火燒盡。」(依撒意亞1:5,7)

然而,因祂的慈愛,天主並沒有把他們徹底消滅。天主在猶大保存了「忠信的遺民」(8–9節),為耶路撒冷——這「被圍困的城」——打開了希望和救恩之門。

「遺民」的概念首見於亞毛斯先知(參《亞毛斯》3:12;5:15),撒意亞多次重申(參《依撒意亞》6:13;7:3;10:19–21;28:5;37:4;37:31-32),其他先知如米該亞(4:7;5:2)、耶肋米亞(3:14)、厄則克耳(5:3;9:4)亦確認此主題。

罪民被召悔改,其頑固招致上主的懲罰——非為毀滅,而是煉淨。唯獨遺民聽從了教訓而成為天主子民將來希望的種子。從這遺民中,從「葉瑟的樹幹」中救主將要來臨:

「由葉瑟的樹幹將生出一個嫩枝,
由它的根上將發出一個幼芽。」(依11:1)

讓《依撒意亞》1:2–9邀請我們考察我們的內心:我們有否在生活中認出天主的聲音?願我們如忠信的遺民般以謙卑與希望回應,堅信救恩的許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