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亮神父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丙年)
本週日的讀經提醒我們:天主察看人心。祂傾聽謙卑者的呼求,為正義發聲。祂不棄絕貧窮弱小者,反而眷顧信靠祂的人。本週日更向我們彰顯驕傲與謙卑的差異:謙卑意味著認清自己在天主與他人間的真實位置,遠離傲慢,並勇於承認過失。
某位新晉陸軍上校剛搬進辦公室,一名低階士兵(列兵)便提著工具箱進門。為彰顯威儀,上校對士兵說:「稍候片刻,列兵!你敲門時我剛接到電話。」他拿起話筒對著電話說:「將軍,是你!有何吩咐?」隨即出現戲劇性停頓。上校接著說:「沒問題,我立刻致電總統府向總統反映此事。」掛斷電話後,上校轉向列兵問:「現在有什麼能幫你?」列兵踱著腳羞怯地說:「哦,只是件小事,長官。他們派我來幫您接電話!」
人們常對謙遜視為美德而感到尷尬。自覺渺小當真是好事嗎?抑或會傷害我們的自尊與自信?或許「謙遜」一詞常遭濫用——人們不假思索地將其套用於粗劣破敗的居所、半途而廢的努力,以及那些為博取認同而擺出虛偽謙遜姿態的人。真正的謙卑,不過是認清自身本質的真相。這是在天主面前的誠實自省,不帶任何偽裝、面具或姿態。面對全聖全能的天主,我們都知曉自己軟弱、不完美而且 有罪;正因如此,我們才明白自己需要憐憫。世上沒有任何賄賂能抹去我們的罪咎。我們無法施加壓力(如同在人前所為)來換取不配得的讚譽。最妥當的途徑是懷着謙卑的心;這般態度將引領神聖的憐憫與恩寵降臨。當那稅吏站在天主的聖殿,深切體會到全然誠實的必要性。「主啊,憐憫我!」他如此祈求;最終帶著罪得赦免的釋懷,懷抱心靈的安寧返家。
另一方面,福音書中這位法利塞人的態度究竟有何不妥?畢竟他在猶太傳統中過著令人欽佩的生活,樹立了良好典範。依他自評,從禁食施捨到誠實潔淨,他恪守了所有規條。其中確有真切的努力,對傳統聖潔的堅守。然而他的美德使他遺忘了自身與眾人同樣軟弱罪惡的本質。他以繁文縟節取代了祈禱,甚至淪落到蔑視他人、自誇功德的地步。這種態度反過來侵蝕了他的其他美德——驕傲如同蛀蟲,從核心腐蝕著美德。他離開與天主的對話,轉為談論自己,他的祈禱就此枯竭。
這項警告或許適用於我們教會對待天主與他人的態度。過去我們是否曾對其他宗教信徒抱持集體傲慢的姿態?我們宣稱自身教會是天主教而是完整的體現,擁有最卓越的道德標準與聖事實踐,並促進信徒間可見的全球聯繫。我們依然珍惜這些特質,並渴望與尋求真理的人分享。但我們必須抵禦輕視別人的誘惑,避免貶低他人價值觀或低估其誠意。我們需警惕自以為義的天主教傾向,真誠尊重其他信仰。讓天主來審判他人及其信仰的價值。我們只需信靠祂的慈悲,認清自身不足,並努力以憐憫之心生活。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