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愛同舟迎七秩‧勤勞共創頌天恩
文:緒絮
(本報訊)9月27日上午九時,利瑪竇中學以「交滙」為主題,於中學禮堂舉行「利瑪竇中學70周年校慶啟動禮」。隨後並舉行「70周年校慶啟動禮感恩彌撒」。
啟動禮邀請了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蔡敏芝代副局長及耶穌會代表助理校監徐立人神父致辭。在張慧玲校長致辭後,隨即是校史介紹的短片,此次學校邀請了山東非遺傳承人郭偉先生操刀沙畫短片,利用彩沙製成生動的校史,令觀眾耳目一新。
校史介紹過後,70周年校慶啟動儀式正式開始,主持儀式的嘉賓包括:教青局蔡敏芝代副局長、中聯辦教育及青年工作部徐之平副處長、天主教澳門教區鍾志堅副主教、耶穌會院長傅南渡院長、天主教學校聯會副監事長暨利瑪竇中學校董黃彪校長、中華教育會陳春新副理事長、利瑪竇中學張慧玲校長、校友會李倩儀會長、家教會方愛娟女士。
啟動儀式過後,便是學校準備的表演節目,包括:師生合作演唱「70周年校慶創作歌曲」:《利人的愛……在幻變中帶來希望》及老師的鋼琴演奏等。

隨後,繼續舉行「70周年校慶啟動禮感恩彌撒」,並邀請了澳門教區副主教鍾志堅神父主祭。彌撒講道中,鍾神父以利瑪竇中學校訓「友愛勤勞」勉勵同學,並教導我們要學習門徒們一樣跟隨耶穌。同學們要走回學校的使命特性,70年是尋根的時間,找回學校的身份,找回自己,因為門徒跟隨耶穌,就是要被耶穌感化,找回自己。同學更要了解創辦人是用甚麼心血來開展這所學校,然後繼續接力。
利瑪竇中學張慧玲校長在訪問中亦表示:70周年的各項活動,例如創作歌曲,紀念品設計等,都是由校友、老師及學生共同協作,希望各樣物品都能有他們的元素在內。而校史短片中選用沙畫,也是基於沙粒有代表黃河沙的成份,作為中華兒女,黃河是我們的搖籃,這也是一種連結,因為澳門位於珠江口,也與沙、海相連,而且也有一種歲月流逝的感覺,這正好配合70年的主題。

對於學校的未來發展,張校長表示:由會祖聖依納爵到利瑪竇神父,再到學校創辦人明勵志神父、陸毅神父,所有的神長,他們的彈性與機動性都很強,祇要社會需要甚麼,學校便會配合,重點是「靈神益人,愈顯主榮」,做救靈工作,看到天主在每位學生的臨在,活出真正的自己。
整個70周年校慶的活動將為期一年,其中包括有:耶穌會教育論壇、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小學語文教學觀摩交流、兩校校慶禧年感恩祭、學校開放日、社區共融日、腦科學教育研討會、黃昏音樂會、耶穌會教育論壇、學與教專題科技教育與藝術展、校慶年閉幕禮敬師及畢業生祝福禮等。
欲知詳情,可參考學校網址:www.ricci.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