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愛德神父
耶穌聖心司鐸會
甲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不久前,新冠疫情為澳門社會帶來了一片漫長的沉寂:冷清清的街道,不少商舖被逼倒閉。看來這種城市的失落與悲傷已經離去,現在人們回復工作,而工作是恢復家庭與社會生活的基本價值。不少企業和商店重新開業,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重返澳門工作。誠實的人們,希望為自己和家人的生計而努力工作。工作使他們有尊嚴;透過工作,他們為我們社會的成長與發展作出貢獻。
有些早上,我需要乘搭巴士,到路環舉行彌撒。那時,巴士上都擠滿建築工作。我看到他們在路氹下車,附近有一個地盤工程進行中。
有些晚上,我乘搭同一的巴士路線返回澳門半島,看到他們都疲憊不堪、筋疲力盡,但我知道他們有一種尊嚴,因為正如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所言:「工作為人是好事——為人類是好事——因為藉着工作,人不但改變自然界,使自然界適合他自己的需要,他也達成人性的完美,的確以某種意義來說,他『更成為人』。」(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人的工作Laborem Exercens》通諭,9)
在耶穌的時代,由於被迫向羅馬人甚至聖殿當局繳納重稅,許多農民因而失去所擁有的土地。許多被剝奪土地的農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體力勞動,甚至要依靠地主聘請他們來賺取合理的工資。因為這是天國的一個比喻,我們需要從天主的角度來理解這個邏輯:工作,葡萄園,家主,僱主和他們的工資,均需要以新的方式,好能理解耶穌的教導。
在耶穌的比喻中,家主從清晨到第十一時辰都在聘請工人,並派他們到葡萄園去。家主與首批工人議定的,和其他批次工人議定的工資完全一樣,都是「一天一個『德納』」。在聆聽耶穌比喻的人——深信我們許多人一樣——都會覺得首批工人的抱怨有理及正常:「這些最後僱用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然把他們,與我們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瑪20:12)
在這個比喻的背景下,我們必須看到由許多外邦人與一些猶太人皈依後所組成的基督徒團體,他們認為自己比新皈依者得到更多天主的恩寵與賞賜。他們可能仍然抱着法利塞人的態度,假裝因為自己的「工作」而履行了法律的規定,而獲得天主的救恩。
若我們談論有關我們工作場所或在家的「勞動工作」,那麼我們便會認為,我們的工資回報與我們工作的工種和時數成正比,是最正常不過的。一名為通過考試而努力學習的學生,是應該得到好的成績。但在耶穌的比喻中,卻採取了另一條路線……
在主的葡萄園裡,最重要的並非我們做甚麼種類的工作、工時多長,或我們努力工作的成果有多好。耶穌告訴我們,家主因為他的仁慈與慷慨而被首批工人誤會:他邀請那些閒立着、
幾乎無助地等待直到最後一刻才被僱用。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我們做了甚麼,而是天主在我們身上做了甚麼:祂邀請我們參與祂的救贖工程,並懷着感恩之心,去做我們每天最簡單的日常工作,而不是像那些工作般「抱怨」、埋怨(瑪20:11),我們要容許祂在我們內工作,並以祂的愛去轉化我們。祂也想藉着我們、透過我們,去完成祂的工作,正如祂對門徒說:「還要作比這些更大的事業」(若14:12)。祂命令我們繼續祂愛的工程——「你們這樣做來紀念我」(路22:19),這就是指為所有人,藉着聖神的力量,將我們的生命與祂一起奉獻給天主。聖母在如此鼓勵我們:「祂無論吩咐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若2:5);這就是我們聖事的生命。我們作為基督的教會,就是祂愛的聖事之一。
天主經常邀請我們分享祂的工作,但祂永不強迫我們:祂深深地尊重我們的自由。這就是我們主要的工作:去深信祂並活出祂的話:「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内」(若15:10),那就是說,去自由地接受祂的邀請,並與祂的聖化恩寵合作。祂會完成其餘的一切。
看到我們的團體每年都歡迎新的慕道者,這是多麼美麗的事!我們的傳道員為他們準備領洗,所做的工作是多麼慷慨!然而,他們清楚地知道,藉着為天主及為人工作,他們也會被祝福和聖化。
每當我看到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參與彌撒,並向祭台奉獻他們的歡樂與悲傷時,我感到十分高興。是的,他們深信「在你們內開始這美好工作的那位,必予以完成,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斐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