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擘開的餅」是我們的「新名字」!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聖體聖血節

「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世界的生命而賜給的。」(若6:51)

我還是修生的時候,在肯亞遇見詹亞尼神父(Fr Gianni)。我在他位於貧民窟的堂區接受牧民培訓。在那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中,即使在緊張的情況下,我也從他的慷慨和喜樂中,學到了許多。他的一切行動,均以福音為中心。

多年後,我再次遇見他。他已年老了,又因健康原因而離開非洲。踏入人生一個新的階段,他希望分辨天主為他安排的旨意。因此,他開始了一個月的避靜。他的神師邀請詹亞尼神父發現他的「新名字」會是甚麼。這個「新名字」就是我們回應天主召叫時所獲得新身份的象徵。這個名字代表了祂要在我們身上帶來的改變,在聖經中曾多次提到:「人要給你起一個新的名號,是上主親口所指定的。」(依62:2;參閱默2:17)西滿得到「伯多祿」(意即磐石)的名字,而掃祿則得到「保祿」(意即小的、謙卑的)。

詹亞尼神父急切渴求地開始為這個意向祈禱,但最後沒有得到任何啟示。他心想:「好吧,我才剛剛開始避靜。之後天主一定會啓示給我的。」但日復一日,他仍然不知道他的「新名字」是甚麼。

最後,已來到避靜的最後一天,但詹亞尼神父仍不知道天主為自己準備的「新名字」是甚麼,並為此感到失落;但最後在彌撒中,事情便發生了。那天他以耶穌增餅的福音祈禱,也就是耶穌將一名小孩遞上的五餅二魚餵飽數千人的奇蹟。在聖祭禮擘餅時,詹亞尼神父的內心喜悅地跳起來:「Broken Bread!擘開的餅!這就是天主要給我的名字!我找到了!這一直就是我的聖召,也就該是我未來的生活方式:要像耶穌一樣成為『擘開了的餅』,並與天主放置在我身邊的人分享我的生活。」

在他的餘生中,詹亞尼神父確實活出天主給他的新名字:「擘開了的餅」的真意,他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培育更多的傳教士,和鼓勵平信徒參與教會的福傳使命,並發起一些支援非洲有需要地區的發展。他的生命並沒有「退休」二字。

在《若望福音》第六章中,我們讀到耶穌宣講「生命之糧」的話,而猶太人則感到震驚:「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若6:52)然而,沒有比「擘開了的餅」更好的象徵來描述耶穌生活和死亡的方式了:基督的一生,透過各種遭遇,直到祂在十字架上呼出最後一口氣,就是一種完全自我奉獻的生命。最後晚餐時,基督清楚的啓示給我們祂就是「擘開了的餅」!

詹亞尼神父的一生,反映了耶穌的生命。儘管他的健康很虛弱,但在78歲時,他被我們金邦尼修會邀請幫助剛果其中一個團體,他也欣然慷慨地接受了。幾個月後,他便離世了,他將最後的精力,投放在被召喚去服務的新使命上。他的遺體,埋葬在非洲大地。

讓我們謹記,本主日所慶祝的聖體聖血節(Corpus Christi,基督的體血),也就是「擘餅」。在《天主教教理》第1329條中解釋,「祂刻意地在最後晚餐中這樣做了(擘餅)。耶穌復活後,門徒就是因這動作而認出祂來,初期的基督徒也用這個說法來稱呼感恩聚會。他們藉著分餅來象徵:凡分食同一個擘開的餅──基督──的人,就是進入與祂的共融中,並在祂內形成一個身體。」

當我們領受聖體聖事時,就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的生命也是與基督合一、也是「擘開了的餅」,並成為獲祝福、擘開、與世界分享生命的食物。在我們的家庭中,我們也是「擘開了的餅」,並蒙召為我們的配偶和子女付出我們的所有、我們擁有的一切。又如「擘開了的餅」,我們被工作和學業消耗,因此我們可能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公義的社會及更美好的世界。當我們生病時,我們獻上自己的身體,正如「擘開了的餅」一樣,與在全球兄弟姊妹的痛苦中,與基督聯合在一起。

我們存在的各個方面,也被蒙召成為至聖的、擘開的和共享的。透過這樣做,它們才會變得更有愛的意義。在某程度上,「擘開了的餅」是我們每次領受聖體時,天主給我們的「新名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