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十字若望:持久的中庸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1591年12月14日,午夜剛過去,烏韋達嘉爾默羅隱修院(Carmelite Convent of Úbeda, Jaen)響起了鐘聲,喚醒隱修士們誦讀夜禱【註】。那位垂死的修士說:「我要伴隨聖母,朝向天國而誦念夜禱。」那天是星期六。他親了十架苦像後,開始慢慢祈禱,說:「In manus tuas, Domine, commendo spiritum meum. 意即: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你手中。」他安祥離世,終年49歲。他就是嘉爾默羅修士聖十字若望。

生平及重要事蹟

聖十字若望1542年於西班牙亞維拉(Avila)的一個市鎮豐蒂韋羅斯(Fontiveros)出生。他有一個弟弟,但兒時便去世。他的父親不久後也接着離世,家中只剩下母親和另一位兄弟。家境清貧;雖然貧窮,但仍與其他同樣家境的朋友,一同分享自己僅有的。及後,若望於一間位於梅迪納德爾坎波( Medina del Campo, Valladolid)的醫院服務弱勢社群。

若望於耶穌會士一起學習,20歲加入了嘉爾默羅會,領了「十字架」的會名,並於1567年在薩拉曼卡(Salamanca)晉鐸,當時他只有25歲。藉着同鄉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的幫助下,他於1568年於亞維拉杜魯埃洛(Duruelo)正式履行司鐸職,為德蘭及她門下修女們聽告解,並擔任她們的神師。

當十字若望還在阿維拉時,被同屬嘉爾默羅修會的兄弟威脅,成為階下囚(當時嘉爾默羅修會還未進行改革)。為何?因為他被傳統的兄弟,視為是叛亂者。他就是被囚禁在托萊多(Toledo)修院內一個黑暗、潮濕與狹窄的囚室(他就在這裡撰寫《靈歌》(Spiritual Canticle)。九個月後、純在1577至1578年期間,這位「犯人」得以逃脫。他甚至替那些囚禁他的兄弟,找了一個藉口:「他們如此,因為他們以為這樣做是對的事。」

當改革後,嘉爾默羅的新分支被承認後,十字若望一如以往非常活躍於開發及監督重整後的修院。

在基督宗教傳統上,聖十字若望是其中一位很經典的神秘主義者,更是嘉爾默羅修會的改革者,出色的神學家和聖人,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在1726年,他被本篤十三世冊封為聖人。於1926年,庇護十一世宣佈他為教會聖師。

我用了多一點時間去了解聖十字若望、與這位聖人相處。一開始,我沒有接觸他,因為我覺得他是一位很嚴苛、冷冰冰的、可憐的聖人;但聖女大德蘭則完全推翻了我的想法。透過聖女大德蘭,我開始認識和接觸他,聖女曾說:「在整個卡斯提亞(Castile),我從未遇到一個像他這般好的人。」

回顧他的一生、細讀他的著作,儘管他遭受極大的痛苦,他的柔情、謙遜、沉著和超凡的神修喜樂依然屹立,實在令人敬佩。 這位神秘主義者過着簡樸的生活,非常虔誠,常常祈禱、默想、默觀。他有四部經典名著,其中兩部《攀登加爾默羅山》和《心靈的黑夜》彼此有很深的連繫,是很登對的作品;第三本是《靈歌》,第四本是《愛的活焰》。

十字若望還寫了其他書,被後世形容為較不重要的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令我最著迷的是《光與愛的話語》和《純愛心禱》、《有關修道者如何修德成全的勸導》到《成全的等級》。長遠來說,要好好認識聖十字若望,最好先由他的一兩本不太有名的著作開始,再讀他的經典著作,這樣會更美和更實用。

黑暗之夜

聖十字若望被視為黑夜的聖師。這位神秘主義者,呼喚着一趟旅程,是靈魂在黑夜中與天主深入合一密契的旅程。這旅程由脫離點開始:感官黑夜,世俗的慾望被剝奪(淨化感官,purgation of the senses)。旅程又以信德之路繼續走下去:這路好像是智者的黑夜(煉淨心靈之路,purgation of the spirit)。最後旅程的終點,就是:與天主結合,而這也是在俗世旅途中的人類的生活黑夜。(參閱《攀登加爾默羅山》)

嘉爾默羅會的Ichiro Okamura神父,在閱讀過聖十字若望有關黑夜的書後,皈依基督;他寫道:「在黑夜的世界,與東方宗教的『虛無』有點相似。」那就是透過黑夜,在愛的緊握中,去與天主、與至聖聖三神秘結合。 這位偉大詩人說,透過十字架,一個人能進入富於神聖智慧的境界。他指出,十字架就生命的權杖:「勿繞過十字架去尋找基督。」

在黑夜中,靈魂透過所賜的美德,去與天主結合,首先是透過三超德:信德、望德與愛德。愛德是全德的聯繫,在所有德能中,愛德「確立、加強和激發了其他德行,並給予了美和魅力。」愛是「黑夜旅程的發動機和領航員。沒有了愛的話,黑夜變得貧瘠,美態和熱情也會盡失。」

聖十字若望也是「空無」(nadas)的聖師。天主是全部(todo);人類卻卑微得甚麼都不是(空無,nada)。我們甚麼都不是!在邁向完美的山途中,這位神秘主義者寫了「空無」六次。到了山上,再多寫一次「空無」。在他的著作中,他用了其他相似的字眼,例如:棄絕自己、赤裸、超然、神貧,空虛。他告訴一位名叫Ana Peñalosa的女平信徒(神秘神學的高峰《愛的活焰》就是為她而寫的):「直到離開肉身到神那裡去,所有東西都係虛無的。」

在山上在愛中與天主結合,在有限但確實的神視中,得見天主創造無限的美。在此巔峰中,聖十字若望非常驚奇,對天主的創造著了迷。

愛與禱告的結合

聖十字若望是否一位冷冰冰的聖人?絕對不是!他深深愛上了天主。他的關鍵詞不是奧跡、經驗神秘主義,也不是空無或苦難、赤裸和黑夜。這些只是方法、是次要的——他的關鍵詞是:愛。這愛不是一件東西,而是一位對象,是三位一體的天主。天主是愛,而我們的愛是神聖的愛:「天主愛我們,致使我們能透過祂對我們的愛,去愛萬有。」「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愛去做;我所承受的一切痛苦,都是以愛的喜悅來承受。」

這位神秘主義者還告訴我們,要愛我們的近人;否則,我們便不愛天主。「所有不愛近人的人,都憎惡天主。」在近人之間,他對貧窮者留有特別的位置。他斷言,那些不愛窮人的人,是與基督的教導和生命背道而馳的。」(《攀登加爾默羅山》)

聖十字若望的神修,是一個基督的神修和聖母的神修。這靈修是掁奮人心和喜樂的,並反映了他的虔敬生活、憐憫和默觀祈禱。 聖十字若望是否一個不愉快的聖人?不是,這不可能!在一個場合中,一位修女看見聖十字若望修院中迴廊行走,問道:「為何你那麼快樂?」聖人反問:「我剛剛領受了聖體,我怎可能不快樂呢?」

出於愛,《靈歌》的作者強調了祈禱,因為靈魂需要用禱告來表達對天主的愛。他把祈禱定義為「與天主愛的相遇」。他喜愛靜默、默觀的祈禱,而《天主經》為他也是一個最好的口禱,是充滿愛的一個祈禱。

這位偉大的嘉爾默羅神秘主義者,其名言幫助了許多人面對生命旅途中的生活:

- 天主聽到的唯一語言,是靜默的愛的語言

- 偉大的智慧,就是懂得如何保持靜默,不著重他人言論、行為或生活。

- 把愛投放在沒有愛的地方,最終你便會收穫更多的愛

- 在生命的晚期與黑夜,我們將接受愛的審判

【註】夜禱(Matins)為子夜時分的時辰禮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