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三年的「大耶穌」
苦難善耶穌聖像重回澳門街道
大批教友虔敬參與,遊客停下步伐觀看
(本報訊)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苦難善耶穌(俗稱大耶穌)聖像出遊,於每年四旬期第一主日前夕及正日舉行,惟過去受新冠疫情所困,出遊被迫以線上形式或更改規模和路線進行。事隔三年,在疫情踏入常態化的情況下,今年的「大耶穌」出遊重新回到澳門大街上,亦重回疫情前出遊路線,不少本澳及外地教友朝聖參與,沿途更吸引不少遊客。
在澳門的禮儀年曆中,四旬期首主日前夕(上週六,2月25日)為耶穌五傷瞻禮日,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當天早上於崗項聖奧斯定堂主持耶穌五傷瞻禮彌撒。李主教在講道中指出,「耶穌五傷」讓我們看見天主的救恩,鼓勵教友多默想耶穌的聖傷,透過祂的傷痕讓我們與天主的慈悲相遇,從而被這份慈悲治癒:「我們亦有着許多傷痕,我們的頭、手、腳,身,肋旁,也像耶穌一樣充滿着傷痕,但這些都是由罪所衍生出來的傷痕,甚至別人、外間環境所帶來的傷痕,但最重要的是將這些傷痕,走進基督的傷痕之中,耶穌就會擁抱着我們。」他續指,耶穌會擁抱着我們的傷痕、親吻我們的傷痕,並藉着祂的慈悲、透過祂的聖傷,去安慰我們,讓我們得到真正的療癒。
當天下午,同樣在聖奧斯定堂舉行四旬期第一主日提前彌撒,由柴浩東神父主禮、苦難善耶穌會神師劉炎新神父共祭。劉神父在講道中首先感謝天主,讓今年的出遊,歷經三年疫情後能如常舉行,及後引用福音指出,耶穌三退誘惑就好像猶太人在曠野40年所受誘惑的濃縮版本,在這些誘惑與困境下,是考驗我們的信德:「若遵守天主的誡命、依祂的話前行,天主會幫我們安排一切⋯⋯一生中,我們不明白天主的安排。我們不明白不要緊,祂自有安排、祂有祂的時間。我們需要的,是不要試探天主,而是服從天主。」
劉神父又以聖經中「天降瑪納」以及「耶穌建立聖體聖事」的事跡,強調天主會祝福我們,為我們安排一切,同時囑咐教友,在揹起各自的十字架時,應緊緊的跟隨耶穌,在基督身後緊隨:「耶穌要我們揹起十字架,跟在祂後面行,不是我揹着自己的十字架在祂前面行,耶穌跟我們後面,我們想如何,想耶穌如何救贖我們,如何安排我們,不是, 跟隨耶穌基督,是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在祂後面行。」最後,神父鼓勵教友懇求天主賜予我們力量,去承行天主的旨意,從而完成天主的計劃。
彌撒後先舉行葡文拜苦路,及後再由劉炎新神父出遊前「山園祈禱」的講道。劉神父邀請教友嘗試培養一種心情,正如門徒一樣,與耶穌一起進食逾越節晚餐。耶穌基督當時懷着另一種心情,去參與這個筵席:建立聖體聖事,及後邀請門徒一起去祈禱。劉神父稱,耶穌也邀請着我們每一個人祈禱,但可惜我們很多時與門徒一樣,會感到疲累、睡着了、肉身的軟弱,這都是十分正常,但我們要一個正確的態度,不是求天主賜予我「一個自己願意背的十字架」,而是要學習耶穌,去聖化、去克服、去忍受我們的困難:「耶穌在山園祈禱時,將自己的『天主性』隱沒了,以人性去完全服膺天主。他來到人間,將自己天主的容貌及天主性放下,祂與我們一樣過着人的生活、除罪過之外;而他一生就是聽命致死,死在十字架上。他的一生,就是服膺天主的旨意,順從主的旨意,讓聖神帶領着他去生活。」劉神父再次強調,我們應跟隨耶穌後面,求主耶穌賜我們勇氣、力量、含忍、堅毅,求天主補足我們的不足,一步一腳印跟隨耶穌基督,並以一份完全開放的心,跟隨天主的要求、祈盼,走天國的路,同時重申教友應該以祈禱的心去參與出遊敬禮。
講道後,劉神父帶領一眾教友誦念祈禱文後,隨即舉行晚間俗稱「光之遊行」的聖像出遊。遊行隊伍由聖奧斯定堂出發,經由崗頂前地、東方斜巷、議事亭前地、羅結地巷、大堂街、最後到達主教座堂。李斌生主教於主教座堂大門恭迎聖像,並由柴浩東神父以葡文講道。當晚出遊由劉炎新神父帶領一眾教友誦念祈禱文後結束。主教座堂特別於當晚聖像出遊後至翌日早上進行徹夜明供聖體,不少教友前往聖堂陪伴聖體中的耶穌及「大耶穌」聖像。
翌日、上主日(2月26日)下午,主教座堂早已座無虛席。踏入四時正,由張俊鍵神父作出遊前講道,他以《格林多人後書》指出,耶穌身份的「尊貴」,與我們常人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祂以僕人形象,負擔起我們的罪孽,亦藉着祂的苦難,使我們眾人在基督內成為「新受造物」。
神父邀請教友,要透過出遊、透過拜苦跟,謹記整個重點是耶穌為我們「受難」,而祂是馴服的羔羊,同時是為我們這些任性妄為的亡羊而犧牲:「他受虐待仍然謙遜忍受,總不開口,正如在加爾亞額山上的主默默忍受,卻使普世的人因此而得到盼望。祂的苦難與折磨,都是天主的旨意,但是要藉着耶穌,讓世人得見光明。」張神父強調,天主透過耶穌的犧牲,主動救贖了我們,讓祂的計劃得以成就,他寄語教友要仿效這位「善的、受苦的」僕人耶穌,成為耶穌的同行者。
講道後隨即開始聖像出遊,遊行隊伍先於主教座堂誦念苦路第一處經文,之後由大堂街出發,途經玫瑰聖母堂、伯多祿局長街、水坑尾街、公教中心、南灣大馬路、聖老楞座堂,最後返回崗頂聖奧斯定堂。出遊路線合共苦路七處,每一處都誦念苦路經文,並有飾演韋羅尼加的少女,手持「耶穌頭像布」詠唱《哀歌》,亦有女童灑花瓣、男童手持刑具,而李斌生主教則沿途手持聖十字架聖木。

遊行後,由柴浩東神父以葡文講道,在劉炎新神父帶領一眾教友誦念祈禱文後,隨即由李主教以十字聖木向教友降福後結束。
三年後的「大耶穌」出遊,吸引了不少香港教友前來參與,有教友表示,今次是第一次參與,陣容及場面令他感到震憾:「人雖然很多,走得有點艱難,但剛好能默想耶穌的苦路。」此外,也吸引不少旅客圍觀,有遊客稱能碰巧遇上宗教活動出遊,十分難得,可以體驗一下澳門本地的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