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胡意清修女安葬長沙灣天主教墳場

胡意清修女安葬長沙灣天主教墳場
孔智剛神父:願眾人學習修女愛的服務精神

(本報訊)寶血女修會胡意清修女(瑪加利大)1月22日,在香港北區醫院息勞歸主,享年89歲。修女的殯葬禮儀上週六(4日)上午9時30分,於香港九龍石硤尾聖方濟各堂舉行,由鮑思高慈幼會孔智剛神父主禮,彌撒更設網上直播。

孔神父在講道中指出,自己由1981年在澳門工作,與胡修女很有緣份、很有默契,都是一同為天主工作,又形容她為貧苦之青少年所作的,好像遠超過慈幼會在澳門所做的工作。

他又憶述,在時任高秉常主教及林家駿副主教的推動下,再次組織天主教學校聯會。期間又因資金不足,胡修女也會無私地奉獻,除了拿「數」也拿「掃」,連清潔等工作也會親力親為,同心合力將天主教學校聯會興起,成為澳門第二大的教育團體,並舉辦各項活動。

孔神父又細數胡修女對學生的關愛,除了盡力讓無證兒童有入學的機會,更考量他們的生活質素:「她特別為無家可歸的學生,百務纏身的情況下更做寄宿支援,讓16、17位十分頑皮的男學生居住。即使有家可歸但無飯吃的學生,她也想出『半托』的方式,一日三餐均在學校享用,據聞當時有80名半托學生受惠。」他又形容,當時細小的校舍,仍能容納1500名學生,又需要製作數百名學生的膳食,是一項創舉之餘,更是一份不簡單的工作。

面對種種看似不可能的任務與挑戰,胡修女及謝桂英修女也能迎刃而解,孔神父解釋全因為愛。胡修女透過讓貧苦學生能有機會讀書,更有機會成為社會人才、為澳門服務,同時又激發不少人要為社會公義與公益服務。孔神父邀請教友為修女的靈魂安息祈禱,並學習修女那份「為最小兄弟服務」的精神,去服務身邊的人。

彌撒後,隨即出殯,並安葬於九龍長沙灣天主教墳場寶血會墓園。胡修女於廣東省順德縣出生,1956年加入寶血女修會,1959年宣發初願,發願後被派往德貞女子中學服務,1970年被派往台灣,至1976年被派往澳門聖德蘭學校任校長之職,並兼任會院院長,負責修會於澳門的一切會務,為澳門奉獻30多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