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上主,我愛祢!

文:柴浩東神父
耶穌聖心司鐸會

「上主,我愛你!」據陪在身旁的護理人員,這是教宗本篤十六世臨終前低聲說出的最後一句話,這一句也能綜合這位偉大教宗、教會史上最偉大神學家之一的一生。 他以簡樸的生活和對天主的不懈探索,正如他自己所說,表明「人內在對無限的渴望,對永恆的渴望, 對美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光明和真理的需求,驅使他走向唯一的絕對(the Absolute)」。

天主對若瑟.拉辛格的愛,從他誕生時已在他的家庭生活中體現出來。他的父親與他一樣,也是叫若瑟.拉辛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和他所在的巴伐利亞革命後,決定成家立室,並在當地一份天主教報章上登了一則「尋找妻子」的廣告。在廣告中,他自我介紹說:「我希望盡快尋找一段婚姻、一名天主教的女孩。」不久後,一名叫瑪利亞的年輕女子回覆了,最後結婚並育有三名孩子。若瑟.類思.拉辛格(Joseph Aloisius Ratzinge)是他們最年幼的兒子,當他出生時,父親若瑟已年逾50歲。

從小時候起,他已具有天賦,天主亦有奇妙的安排。在他首批撰寫的書《基督宗教導論》,他已是一名神學教授,而這文本呈到時任教宗保祿六世。數年後,當慕尼克總主教離世後,拉青格神父晉鐸後便被祝聖為主教,後再任命為總主教及樞機,最後更參加了樞密會議,有份選出教宗若望保祿一世。

若瑟.拉辛格畢生其中最非凡的時刻,就是他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關係。1980年當這位波蘭裔教宗訪問德國時,拉辛格樞機全程相伴。一年後,他便收到了擔任聖座教義部部長的任命,這是一項(正如他曾向記者Peter Seewald坦言)具許多任務但沒有給他帶來快樂的職務。在他75歲時,他申請退休並要求在梵蒂岡圖書館內工作,但這個請求總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拒絕,顯然這也是天主的聖意。

天主正為他準備一項更加艱鉅的使命:讓他成為羅馬主教。從他出現在陽台、祝福着聖伯多祿廣場信友的那一刻起,他頓時成為反天主教媒體最愛攻擊的目標之一。在德國的一場公開課上,他引用了一篇十三世紀的穆斯林經文,瞬間便被傳媒攻擊為宗教戰爭的鼓吹者,但只有閱讀過整篇文章,才發現他的想法其實是正確的,與外教媒體所報道的完全相反;幾個月後,同樣的演講卻獲得了德國文學學院(German Academy of Literature)頒發的年度最佳演講狀。另一個眾所周知的事件,發生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後宗座勸諭文件《愛的聖事》裡,他以意大利文提到再婚是「piaga」,意即「災禍、瘟疫」,隨即再受到各地記者的批評,稱他將「婚姻」比喻為「瘟疫」。數天後,在對比過原文後,同一家的傳媒機構意識到「piaga」翻譯不應是「瘟疫」,而是「痛」或「困擾」;然而,媒體卻沒有收回錯誤的評論。還有多次的例子,都是媒體在未作出查證而率先作出讉責的報道,教宗本篤十六世默默地成為媒體有機可乘的對象。

教宗本篤十六世不單是一名知識分子,他更是當代一位真正的先知,是天主用以回應現今相對主義的工具,這種相對主義認為真理必須符合人類短暫和功利主義的便利。在聖言的真正理解內,他以簡單且堅定之心去作一名主教,他也是信德寶庫的忠實守護者,毫不懼怕譴責那些濫用「神學家」行為,特別是與極權主義和意識形態相關的,並以宗教為由來達致某些政治目的。面對越來越世俗化的歐洲,他歡迎所有人的同時,也不忘直呼罪惡的存在,也表明真正的喜樂在於在真理中行走,沒有真理的愛德只是單純的福利主義。他以身作則,透過履行及實踐公義,立下真正的榜樣,正如他所說的一樣:「天主的道路從不舒坦,但我們不是為了舒適而受造,而是為了更偉大的事:為善而受造。」

他個性害羞,但憑藉人類最具挑戰之時所需要的清晰思想和勇氣,表明教會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讓內理各成員的個人皈依,包括神職及教會行政內部成員,又強調司鐸聖召並非一種職業,並非單單執行「維繫的職務」、容許人們的生活沒有任何改變。在其中一個教會陷入危機的時刻,就是面對戀童癖增加的案件,他召集受害者進行對話,親自與他們及其家屬一同哭泣,對犯罪者亦絕不容許。在2009年,在他親撰的靈性遺囑裡,他謙虛地、誠心地向一生中傷害過的人尋求寬恕。當被問到想在聖伯多祿大殿內哪裡安葬時,他堅持選擇簡單之地:地下(墓穴)。

當他意識到自己體力已不足以完成天主召叫他的使命時,他再次向慈母教會表達另一個愛的標記,毫不顧及自己的形象,辭去這份職務並以祈禱來服務天主。正如他作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謹慎和忠實的僕人一樣,他與他的繼任人教宗方濟各保持緊密的關係。在他離世前數天,教宗方濟各籲請信友為榮休教宗祈禱,又稱他一直以靜默的祈禱支撐着教會。

對於那些不屬於教宗本篤十六世年代的人來說,日後必定能透過他遺留下來的著作,來接近天主,並記得他打了美好的仗、保持信仰和深愛天主的人,即使在他作出不受歡迎的決定裡,也能確實地展示出,他找到了天主真正的愛,並甘願維繫這份愛的寶藏而離開一切,因為他確信,有了這份愛永遠不會孤單,以致他在生命盡頭時說:「上主,我愛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