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兩銅像揭幕,慶祝六十周年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轄下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今學年迎來六十週年,學院上週六(8日)下午三時半於新校舍舉行「教宗聖庇護十世及區師達神父銅像揭幕儀式」,邀請到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學院校監劉炎新神父、院長沈穎瑤以及校友梁鋕珉老師主持,一眾校友及本澳音樂界翹楚出席。是次活動部分獲澳門基金會贊助。

為紀念學院創立六十週年,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特邀本澳著名藝術家黃家龍為教宗聖庇護十世及該學院創辦人區師達神父鑄造銅像,同時作為學院搬遷新校舍正式開幕,而銅像揭幕當天(10月8日)正正是音樂學院60年前成立的日子。

李主教於致辭時指出,雖然60年前教區資源匱乏,但看到音樂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在「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下,教區以音樂學院開展該方面的培育;經過多年努力,教區依然持續推動本澳音樂發展,學院培育出多位學生成為本澳音樂人才,並讓學員培養濃厚的音樂興趣,以不同方式發揮個人天份。

主教又提到,現有的音樂學院新校舍是一個具文物色彩的地方,適合作音樂教育的發展;同時,教區確認學院在音樂上的成就,透過院校領導們的悉心安排,讓新校舍展現出獨特的文藝氣色。他認為「銅像揭幕儀式」是學院的新里程,見證本澳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他寄語學院的教職員,要繼續努力,以區師達神父的精神,傳揚福音之餘,繼續培育青少年作多方面的發展,並為本澳大眾服務。

禮儀中特別頒發服務奬予榮休的梁貞潔老師,梁老師服務了音樂學院37年,見證學院由美麗街搬到家辣堂街,再搬到現時的新校舍。曾經是區師達神父的學生,亦是區神父的同事,回顧37年的教學生涯,她感恩天主一直的眷顧,讓她能夠從區神父身上學到對音樂的熱情,亦讓她可以透過音樂傳揚福音。她希望音樂學院的學生能夠好好珍惜新校舍的資源,努力學習。

是次銅像鑄造的主要目的,一為紀念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今學年邁進六十周年,二為藉此讓更多人能從視覺化形象進一步認識教宗聖庇護十世與區師達神父的事跡,有助推廣大眾更了解本澳音樂發展歷史。

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於1962年10月8日正式成立,由本澳知名音樂家、教育家區師達神父所創立,是本澳首間為本澳青少年提供有系統的音樂培訓的學府,提倡演奏與理論並重的教學理念,奠定穩固的音樂藝術基礎。

當年,區師達神父將學院取名為聖庇護十世,實有其重要的含義。教宗聖庇護十世於1903年在任教宗時,他曾提倡聖樂應反璞歸真,希望簡樸的音樂能觸動人心靈深處,推動聖樂發展。區師達神父畢生為教區工作及為推廣音樂貢獻其力量,對澳門的音樂發展及音樂教育有深遠的影響。除了創辦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外,他先後創立「複音合唱團」及「澳門室樂團」(今「澳門樂團」前身),此舉為本澳樂團發展奠定基礎。

學院將於60週年院慶期間舉行多場音樂會及講座,詳情可瀏覽該院官方網站及臉書專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