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的莊田】珍惜同行

文:羅芷芬
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靜修院於聖灰禮儀至復活期舉辦了為期八週的《播種默觀的種子》日常生活退省,不同背景的新教和天主教的朋友共聚一堂。退省完結後,其中一位說人性總有軟弱,獨個兒走在信仰的道路上難免感到孤單,透過團體她能聆聽到每個人與主相遇的獨特經驗。她感恩地說這番話的同時,也不期然流露出對同行的渴望。

在愛的催迫下,天主聖三節前夕共同成就了一次延續聚會。我們一起聆聽及分享《宗徒大事錄》,偕同天主聖三進入斐理伯和厄提約丕雅的相遇過程。聖神的風不但帶領着斐理伯,還吹向團體中每一個人,使我們交談間活力充沛。聚會結束後,成員紛紛表達內心的期盼:「下一次聚會在何時?」「我們很需要繼續鞏固,一兩個月能聚會的話就好了。」從團體的回應中,我意識到主在邀請我們繼續一起同行。

一過月後碰上「相對靜止狀態」,困在家中,難免不自在,她們需要陪伴支撐和勉勵嗎?耶穌曾說:「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20)在聖文德(主教、聖師)的贍禮晚上,我們來了一次線上聚會。聚會開始前的「天氣報告」出現很不一樣的內心狀態:有些烏雲密佈,有些晴天霹靂,有些天朗氣清。「疫情下工作和休息時間打亂了,精神受影響!」「趁在家工作,我多了時間讀經祈禱!」「家中有許多令我分心的事,很難安靜下來!」無論身處何處,在聖神的帶領下,全然的聆聽和彼此的信任幫助我們互相啟發,由自己慣性及有限的目光轉移到耶穌基督身上。我們好像厄瑪烏的門徒,彼此說:「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24:32)靈修交談結束時覺察到自己已不一樣,「我們都是珍貴的」,如那段反思的靈修智語所述:「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是珍貴的,因為我們是天主的義子;我們仍然可以繼續去愛和事奉天主,即使事情並沒有按我的方式或計劃進行,因為它們仍然可以帶我走向主在我內更深的生命。」

聖保祿的說話對應着我們共同身處的情況:「那麼,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是困苦嗎?是窘迫嗎?是迫害嗎?是饑餓嗎?是赤貧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然而,靠着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大獲全勝。」(羅8:35;37)是的,即使疫情下的隔離亦無法阻止我們對同行的渴求;孤獨,反而讓我們更珍惜彼此心靈相遇中在對方生命中所感受到主的臨在。在電波上看到彼此的面容,感受到基督奥體中的彼此相連,有限中更形珍貴。

為《播種默觀的種子》成員獲得的恩寵獻上感恩時,我收到來自另一團體的代禱邀請。數年前,在愛爾蘭退省中認識了梅格和她的女兒瑪利亞,我們經常分享生命故事,建立了一種難得的主內友誼。臨別前我們坐在旅舍大廳拍了張合照,她們母女散發的光采和暖意仍烙印於心。在這段日子突然收到梅格傳來的壞消息,她的癌病復發,骨骼被侵蝕,預備接受一個封密式的放射治療,心情惶恐。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下,她想起「愛爾蘭退省」團體。在電郵中她給我們寫道:「今天我要專注天主的愛。祂帶我回到愛爾蘭退省中的你們,藉你們每人散發的愛和對靈性的深度體會,連同瑰麗的愛爾蘭及天主的創造,我深深體會到天主確實與我接近。請為我祈禱。」梅格在肉體痛苦之中想起我們,邀請我們與她一起同行!團體成員中住在附近的巴布和凱特探訪了她,看到梅格在病中的堅忍和女兒對母親的愛護很感動。其他好友給梅格的慰問從未間斷:「妳好好抗癌,我們好好祈禱!」「天主是愛」在團體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沒有這份福氣能親自走到梅格身邊去陪伴她,但在進入靜默之中,我看到那脆弱的軀體帶着愛的盼望,我們的手互握着,在無言中感受着來自彼此生命中的溫暖。那一刻,是主邀請了我,充滿着我。

天主說:「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創1:26)三位一體的天主,感謝祢向團體說話,常常滋養和聖化我們,願各成員在祢內走向更深的生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