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的莊田】不經意的喜出望外

文:羅芷芬
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主吸引每個避靜者的方式各有不同,為心畬而言,當她看到跨年避靜的海報時,「擁抱」兩字深深地吸引着她。擁抱表達了人與人情感的連結。習慣了在外地生活的她,疫情下長時間獨處,失去了與人的實體接觸,更遑論她一向喜愛的擁抱。在《與聖若瑟擁抱.超越生命》避靜中,心畬如何與主相會?出靜後,她會否經驗到一個新的自己?

回憶四天三夜的片段時,心畬形容她經驗到的主,是「不經意的喜出望外!」她說:「我帶着三個問題來,在個別傾談和講解中,神師巧妙地引領我靈性的眼睛注意到《界線》這題目。在與主的關係方面,我留意到自己有一份親密的渴望,渴望與祂相通而不存有界線。當想像着把自己交付給聖三時,內心湧現出一份喜悅。在與人相處方面,因未來的工作與人有密切關連,我一直都渴望學習及尋求如何處理好自己的界線。」

在下午的默觀行時,心畬隨着大隊在海邊漫步。天主聖神繼續擴展她的視野。她從石頭和海浪的交滙找到多些線索。她說:「石頭形狀非常清晰,但長期受海浪的猛烈擊打,它的界線備受挑戰。有趣的是,無形態的海浪蓋過石頭的一刻反而顯露了它和石頭之間的界線。」停留了一段時候,她帶着一份默觀的心情跟着團體回程。當沿着斜路徐徐上行,地上的黃白色線吸引了她的注意,有粗幼重疊、或曲或直、又有不規則的,各有其紋路和作用,沒有統一的形態。她回想那段路時自己的狀態:「可能大自然敞開了我五官的觸覺,看到路上的標記時心裡有份觸動,便把不同界線拍下來!」就在那時,同行的修女在捕捉一個很美的景色,拿起平板電腦拍照,而忘記自己正身處馬路中。修女仍氣定神閒說:「汽車是會避開我的!」為心畬而言,海浪與石頭,修女與路上的標記,似乎甚具創意地演繹着一幕幕有關界線的景象。

避靜首兩天可說是開懇心田的預備期,在第三天,聖神在心畬的心田裡灑上更多小水滴。當神師分享了「富有創意勇氣的父親」後,心畬感到有份動力去探索內在的創意和勇氣,就如聖若瑟在夢中得到啟示,採取行動。心畬隨即決定在新年首天到沙灘游冬泳,作為自己提起勇氣的創舉。她津津有味地說:「一心想着是一個人靜悄悄的行動罷了,即使失敗了也不難看。但是去到沙灘時,卻巧遇另一避靜者,她知道我下水有點慌張,主動說:『我們一起祈禱吧。』隨後,她在岸邊等待,還替我拍下這個特別時刻。主可能知道我要多一點勇氣,好像不經意地又好像早有安排地差派了這位祈禱的天使來為我開宗明義地打打氣,令我喜出望外!我看到主在這件事上很有幽默感!」那天約16度,相當於外地夏季的溫度,可是不知不覺間心畬跟隨了普遍市民的想法,下意識地覺得這季節不適宜游泳。她說:「下水時的溫度確實是有點冷……下水前,我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有勇氣應付這個冰冷的感覺,願主讓我沐浴在祂的愛和恩寵中。」主的擁抱猶如海浪,透過與身體的交織釋放了她,令她與自己、與受造的世界合而為一。到上岸的一刻,一個新的領悟冒了出來:「這是自己誤信的幻象!這海水於我一點也不冷,這就是原本被創造的我!」她發現到周圍存有許多幻象,若不提起勇氣分辨清楚,就看不到真理。心畬不但感恩主的照顧,在游泳過程中更接觸到自己的真我。

出靜後,心畬仍細味着這些不經意的喜出望外時刻。她說:「我是一個有創意有勇氣的人,可是一直不敢承認,而主在那幾天助我釋放,讓我知道在我心內已滿載着祂的美善。回到日常生活中,感覺自己放鬆了,內裏創意的勇氣自然地湧現出來,身邊的人都感受到我的愛和喜樂。」

回想起來,心畬意識到這皆是恩賜的時刻。如教宗寫道:「我們謙卑地相信,天主與人能相會於天主受造界無縫外衣中最微小的細節裡,也能相會於地球上最小的一粒塵土中。」(《願祢受讚頌》通諭,9)主用祂的手引領她深入觀看每個鏡頭,邀請她連繫着要尋找的題目,好讓對設界線之事有進一步的領悟。

「納匝肋的木匠若瑟時常信賴天主上智的安排,因此他懂得化難為機,只要我們也運用像他一樣的富有創意的勇氣,天主總有方法拯救我們。」(《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5)

【註】文中人物採用代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