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小天使」(3)天父愛你

葉釗強

心理及靈修工作者

天主眼中完整的人

從甚麼時候開始天主視我們為完整的人呢?教會清楚並毫不猶疑地指出胎兒就在成孕那一刻開始,他已具備天父賦予人完整的一切,天主在那一刻把祂神聖的生命吹向我們之內(創2:7),從受孕那刻開始,都有着生命的權利和身體完整的權利,也分享着衪永恒的神體(若10:34),意味着衪和我們擁有同樣靈魂個體。而不是世人所算的幾多週才是人的法律定義(耶1:5) 。

天主的愛情肖像完全印在胎兒的靈魂中,天人合一的愛情結晶,展現天主最美妙的奧蹟-生命。母親懷着來自天上最神妙奧蹟,自受孕那刻開始母親形影不離地與胎兒相處,身體不斷發生變化,從體態到荷爾蒙的改變,母親都在全力以赴地準備胎兒到世上來。胎兒在母腹成長的不同階段,都能回應母親的關懷與溝通,包括聽到悅耳的音樂聲、母親深情的對話,甚至父母親的邀請與胎中兒女一起的祈禱的經驗,胎兒都能一一回應。我們不難明白,母親的情感和關注早已與腹中的胎兒連繫得難分難離。

我們不難明白,為何母親不幸失胎後,他們的精神為何受創。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失胎對父母親都能帶來不同程度的創傷,乃是未經感受的人所難以明白的。

教會關懷

瓜達露比聖母通過懷孕的肖像和眼裡對父母親和家庭的關懷,直接有力地告訴我們,她重視生命重視母腹懷裡的胎兒,那怕小生命存在了多少天,在她眼裡同樣得到愛情,這份宗教情懷也推動着教會關心在世的父母親和他們的小生命,讓世人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從天主而來的生命,尤其是在母腹中無抵抗力的小生命。有時候嬰兒提早回到天父懷中,教會不獨照顧父母親的心靈創傷,同時也呈露對胎兒生命的尊重。因為我們對小生命的尊重,可以為世人帶來正確態度對待生命(詠36:10),為父母親來說,小生命能夠呈獻給天父手裡,可以大大減輕其傷痛的週期,心靈也得到安慰,期盼着穿越傷痛之後,一家人能與生命之源的天父結合為一。也許,因為小生命從未曾犯過罪,他們天天俯伏在天父前面,凝視着天父的面龐,細數着父母親的愛,為父母親天天在天父前代禱。

同行者

教會之內仍不乏有相同經驗的夫婦,他們的經歷成為關懷他人的動力, 自身的傷痛被治療的經驗,往往成為日後服務他人時的良藥,發揮人與人之間的「仁愛」精神,仍是同行者享受着天主臨在的愛情時刻,聖經也說過:「你們彼此相愛,我就在你們中間」(若13:34-35)。 一如教會經常鼓勵的:「我們不要讓旅途中的兄弟姊妹感到孤單而灰心頹喪。」

同行者能夠身同感受夫婦們情感部份的傷痛,無論身心都極具同感,他們本身的經歷成為進入他人心裡最佳的良葯。並且能更有耐性地去聆聽,走近傷處,呈露我們的憐憫心。

教會需要同行者的心

福音中介紹一位撒瑪黎雅人對受傷的人伸出援手的故事。耶穌非常讚賞這位撒瑪黎雅人超越種族的阻隔,以真誠及憐憫之心接待一個素未謀面的路人。(路10:25-37)今日的教會,耶穌同樣渴望更多生命的「同行者」,好關懷出現在我們身邊需要關懷的人。愛有時候不一定要驚天動地,或許只是需要願意踏前一步,就像撒瑪黎雅人簡單地用心來愛,用雙手來實踐。

當然今日教會的「同行者」,若能有合適的學習,做起事來也就能得心應手。尤其是為「生命」的服務,我們更該以尊重和合適的態度來服務。信仰常常告訴我們「生命真的能夠影響生命」,因為耶穌同樣地用「生命」來傳佈衪的福音。

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供稿

若您曾有失胎經驗,請掃瞄以下QRCODE填寫『「小天使」爸媽愛你』問卷,給予我們寶貴的意見及建議。

「小天使」爸爸問卷
「小天使」媽媽問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