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shua Un
「幫助別人度一個變水為酒的聖化生活。」這是神父寫給堂區「加納談經」小組的祈禱經文的結尾,希望堂區的職青能有一個貫徹承行主旨的使徒生活。那麼,您若曾有過「變水為酒」的經驗嗎?
葡萄從採摘、壓榨、入桶釀製、到最後入瓶成為一支葡萄酒,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令葡萄不再只是一種水果,而是可能成為一支價值不菲的葡萄酒。當然,用價錢來判斷事與物的價值是愚昧的;但那份又葡萄轉變成為葡萄酒的過程確實提高了其本身的價值。教友的信仰成長就好比作這過程:時間不斷流逝,人可以長大變老,但也可能沒有成長;葡萄若「一成不變」,結果只會變壞。
耶穌在加納婚宴中,祂先讓僕役把缸灌滿水,然後再把水變成酒。我時常都會思考一個問題:「不需要放一些葡萄到缸內嗎?」或許我們自己身上已結有葡萄,因為葡萄是一個能近乎在每一個地方都能成長的水果。信仰的存在亦像如此,它們深藏(immanence)在生活的每一刻。可是若我們不打理它,不願意給它灌水,不願意讓耶穌將它變成美酒時,它的結果只會變壞。「奇蹟」亦同樣不會發生。
讓水為酒,只靠耶穌的一句話。但你有把酒缸灌滿水嗎?你有努力過讓葡萄釀製成葡萄酒嗎?其實,究竟葡萄和葡萄酒的分別是甚麼呢?是在於價值嗎?是本質的改變嗎?是甚麼讓它們之間產生變化呢?究竟我的信仰生活過得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