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竹灣聖若瑟靜修院上週末喜樂主日(12日及13日)舉辦將臨期開放日,兩天均約有30多位參加者。透過避靜默想,讓參加者在這個將臨期中,以別具風格的方式預備心靈,迎接聖誕節——主耶穌的降生。
兩天的活動首先以《讓生命引領》作開始,先讓參加者練習身心靈的感恩,以回顧生命中曾幫助自己的人,把埋藏心底的話一一道出,經過同行者的聆聽、複述和身體的整合後,重新領受感恩所帶來的祝福。一位母親事後分享說:「我今晚會向我的六歲女兒說聲謝謝,感謝她平日給予我的關懷,令我感受到被愛。」另一位參加者則感謝丈夫:「在過去40多年來一直包容自己的任性和脾氣。」

第二環節為《品味聖言》,顧名思義,即聖經誦讀,默想若望福音(1:14)「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的精髓。隨着誦讀、默想、祈禱及默觀四步曲,參加者在路加福音中重温聖母領報及救主誕生的經文,揀選觸動的字句,再默想背後的意思,在祈禱中回應,和最後在默觀中靜靜地享受與天主同在的感覺。其中有避靜者說:「我感謝天主讓我找到一個方式接觸聖言,聖神為我選取的字句真的成為我和天主之間溝通的橋樑。」

在第二天的《遊走大自然》心靈對話練習中,避靜者透過《願祢受讚頌》通諭經驗天主的創造,如第87號所說:「當我們看見天主反映在萬物身上,內心深受感動,為萬物的受造向天主獻上讚頌;在與萬物的契合中向天主獻上敬拜。」避靜者在靜默中遊走靜修院,默觀受造物,把感動化為感恩,向「馬槽的嬰兒」(路2:16)獻上敬拜。一位參與默觀行的避靜者說:「我很少這樣細緻地觀看天主的創造,願祂受讚頌!」

下午的《從關係到心靈》繪本共讀之旅,避靜者一同打開《有一天》的繪本,成年人的他們回到生命起初,像剛出生的小耶穌,與父母及身邊人重新經驗生命之旅。導師梁敬之介紹透過繪本反思個人與他人的關係,他問道:「我們出生時是可愛的、美麗的、善良的,為何長大後的我們對一己和他人的看法變了?」、「作為一位母親,有沒有自己的夢想呢?」不少參加者的心都被各種問題及思索而觸動。

經過兩天的心靈洗滌,藉著將臨期第三主日,又稱「喜樂主日」,眾避静者在彌撒中把收到的禮物奉獻給馬槽的聖嬰,帶著喜樂的心情,「就光榮讚美天主」(路2:20)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