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中華殉道聖人系列 2020本澳朝聖活動」後感(一) 朝聖行是心靈皈依的旅程 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

認識李太(梁潤琼女士)真好,因為她常常將教會一些資訊放在好友的群組內,使我們能夠很快的掌握到新訊息,八月份收到「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的單張,主題是「中華殉道聖人系列 2020本澳朝聖活動」之旅,看見「朝聖」二字,想起去年八月在羅馬朝聖的日子,有些感慨!因為今年新冠病毒影響,那兒也去不了!想想……朝聖,那兒都可以啊!而且對於中華殉道聖人認識不多,也好趁機會多聽聽。如此良好的活動,當然想和別人分享,邀請了幾位年輕新教友,想和他們一起去學習,可惜幾日也沒有回應,於是決定自己先報名,怎知此系列活動十分受歡迎,已經全滿了,尤幸留下姓名作後備,因為太受歡迎所以全部都加場了,因此有幸能參與了全部四個活動,十分高興。

第一站:大三巴、茨林園及主教公署

當日先在主教座堂集合,聽了李太和 Eva的講解,雖然以前也曾聽過聖方濟各沙勿略的事情,及有關日本致命聖人和大三巴建築的故事,但每次再聽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新的趣味,聽完講解分批參觀了主教公署那張日本致命聖人行刑的畫作,今次因為邊看邊聽講解,比較清楚畫中的意義。接著跟大隊步行上大三巴,嘩!真的很舒服!記得當日雖然是烈日當空,但因為遊人只得三兩個,十分空曠,所以可靜靜地再聽李太的介紹,聽罷進入了「茨林圍」,這可是我第一次到的地方,靜靜的跟着步行,那純樸寧靜的環境,不禁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想想當年日本的基督徒因為受到迫害,而逃難來到我們這個有「天主聖名之城」稱號的澳門,因而參與了我們地標的建築,或許他們現在天堂上也感到欣慰!腦海中不禁出現了他們蹲在大三巴鑿石鋪石的畫面,感謝他們的貢獻、更感謝他們在信德上的模範。

第二站:路環九澳七苦聖母小堂

當日在八角亭集合乘車出發,到達時有點雨粉天陰陰,但在七苦聖母小堂聽講過程中,安排了一些話劇表演及分組遊戲,增添了趣味!來到這裡説服務真的很好,感謝雷鳴道主教,而我個人因為小時曾接觸過胡子義神父,身處這裡,特別懷念他,其實胡神父的生平也可作為我們神聖的模範,祈求他在天國為我們祈禱!

第三站:聖若瑟修院聖堂及聖奧斯定堂

當日站在利瑪竇像前的樹蔭下,聽李太講述持續三世紀的禮儀之爭,感覺福傳真的不容易,感謝朝聖服務協會的成員,她們也正在努力的在作福傳呢!

由於聖若瑟修院已參觀了多次,所以反而對聖奧斯定堂的故事感覺很新鮮,據說教堂初建時,僅以棕櫚樹葉作頂,風吹時看似龍鬚飄飄,故被稱為龍鬚廟。而現在教堂外形莊嚴雄偉,內部裝潢寬敞闊大,大理石建成的祭壇上有耶穌背十字架的雕像,傳說當雕像被教堂負責人取往主教座堂,它會神奇地回到聖奧斯定堂的祭壇上,故雕像現時仍安放原位,相當神奇。最後能靜靜的觸摸苦難耶穌及向衪祈禱,也是和主耶穌不一樣的接觸。

一位參加者供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