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發聲明 聖索菲亞事件令人心痛,不可重複歷史錯誤

(梵蒂岡新聞網訊)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FABC)貌波樞機針對土耳其將基督信仰聖殿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的決定發表聲明,指出「把聖索菲亞大殿改為清真寺也同樣危害宗教或信仰自由、彼此相愛,以及對差異性的尊重。我們不可重複過去的錯誤,却要推動宗教自由、彼此相愛和尊重差異。」

來自緬甸的貌波樞機對土耳其將基督信仰聖殿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的决定,特別發表聲明,「宗教或信仰自由是衆人的一項基本人權。選擇、信奉、表達和改變自己的信仰,或沒有信仰的權利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自由」。

貌波樞機强調,這是他「在整個亞洲為穆斯林、佛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和所有傳統的基督徒始終孜孜不倦去捍衛的一項自由。」樞機解釋,「我經常維護在緬甸受到迫害的穆斯林人民,我將繼續毫不猶豫、毫不含糊地如此做,因為真正的宗教自由需要尊重別人的信仰自由」。

然而,「土耳其的决定令我感到心痛,這並非因為我要否認我的穆斯林兄弟姐妹享有敬禮的場所。相反地,我維護他們的權利,一如我維護所有人的權利那樣。」

接着,貌波樞機列舉了在世界不同國家清真寺被夷為平地和穆斯林受迫害的實例,然後强調,「我譴責了這些不人道的行為」。不過,「把聖索菲亞大殿改為清真寺也同樣危害宗教或信仰自由、彼此相愛,以及對差異性的尊重」。

談到當前全球性疫情帶來的嚴重後果,樞機說,「我們應彼此團結,而非導致團體分裂; 我們必須放下身份認同政治,拋棄權力游戲,防止種族和宗教衝突,重視人與人彼此差異的尊嚴。我們必須珍惜多樣性並在其中找到團結的因素」,而不去「重新揭開傷疤及加劇分裂」。

樞機重申:「我將竭力捍衛每一個清真寺、每一個猶太會堂和每一座廟宇,我知道那些為和平而奮力的宗教領導人也將為我做同樣的事。我們需要的精神乃是:尊重和捍衛彼此按照自己的意願實行敬禮的自由,按照自己的傳統表達我們的信仰,依照自己的良知自由地改變信仰,但絕對不能被逼迫,絕對不能受强迫。」

貌波樞機最後總結道,歷史上出現過與徵用「神聖場所和建築物」相關的「不可言喻的痛苦……我們不可重複歷史的錯誤。互惠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美德」。

舉行首場主麻日聚禮

聖索菲亞大殿上週五(24日)正式對外公開,並舉辦其轉變為清真寺後的第一次穆斯林主麻日聚禮。

土耳其宗教事務局的官員表示,「在祈禱的期間,聖索菲亞大殿內面向麥加方向的聖母瑪利亞,與總領天使加俾厄爾的馬賽克圖案都會暫時被布幔覆蓋住,以尊重和不打擾穆斯林的祈禱」

「我們將使用類似電影產業的帷幕技術,所以不用擔心會有釘子破壞建築牆面的問題;此外,為了防止用於祈禱的地毯下的馬賽克受損,也會特別再墊上兩層的織料,確保馬賽克藝術的安危。待儀式結束後,我們會將布幔和地毯移開,遊客們還是可以欣賞這些馬賽克圖案,這些馬賽克藝術和建築物的歷史紋理都不會受到破壞。」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表示,「聖索菲亞大殿改為清真寺,是我們年輕時最大的夢想,我很高興我們實現了夢想」。多國表達強烈不滿,同樣是多數人民信奉穆斯林的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和埃及(Egypt)都批評土耳其的做法,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更斥此舉使國家退回到六世紀前。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