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區成賢神父 譯:張雅儀修女 在信仰生活中,理解良心是必要的。能牢固地領會有關良心的天主教訓導,才可活出一個道德生命。而不幸地……有缺陷的理解能毁滅你的道德生命。
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在我們先前對聖詠的研究中,尤其是答唱詠這個獨特的禮儀形式,我們學到了一些我認為值得在這裡回顧的要點,作為基督徒和猶太人詩歌之旅的一個總結。 聖詠是源於達味王的古老神聖傳統,是猶太基督徒禮儀遺產的核心。它們本身並不只是好詩,更是構成我們宗教傳統的其中一個最重要和最珍貴的遺產。基督教神學家迪特里希.邦赫費爾(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曾說:「我們越是在聖詠內成長,並以它作為我們的祈禱次數越多,我們的祈禱就會變得既簡單卻豐富。」我們不只與猶太人共享它,也與其他基督教派共有。當然,這是有合理的原因,因為耶穌也沉浸在聖詠的世界,讓我們想起在最後晚餐中詠唱的聖詠113至118首,大讚歌(the great Hallel),或十字架上提及的聖詠22首。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也沉浸在聖詠的世界,在年幼時從他母親,我們的童貞聖母瑪利亞,或是他父親聖若瑟那裡聆聽它們。他在猶太會堂和耶路撒冷聖殿以它們來祈禱。為耶穌而言,聖詠是生活的經歷,門徒祈禱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