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12月祈禱意向:為年幼者的未來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2019年12月份祈禱意向,同為年幼者的未來祈禱。
Month: December 2019
教宗三鐘經:願我們一生都向上主說「是」
(梵蒂岡新聞網訊)12月8日是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教宗方濟各當天中午時分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念經前,他特別對聖母無染原罪瞻禮進行了反思。
教宗方濟各:烏克蘭需要和平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為將在巴黎舉行的「諾曼第式」的四方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祈禱。本次會議旨在為烏克蘭東部衝突尋找解決方案,烏克蘭、俄羅斯、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均出席。
教宗按傳統在西班牙廣場向無染原罪聖母像獻花
(梵蒂岡新聞網)12月8日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正日,教宗方濟各按照傳統向聖母無染原罪態塑像致敬。教宗稱之為「向我們天上的母親表達孝愛之情」的舉動。
教宗接見修生:勤祈禱、同研究、促共融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一(9日)在梵蒂岡接見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修院修生時,替出「修院是祈禱、研究和共融的家」,並勉勵他們在修院裡勤祈禱、一起研究並增進弟兄共融,以及闡述教區司鐸應有的四種態度,同時反思了司鐸聖召的美麗。
教宗:聖母學有助於增進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友愛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宗座學院第24次聯合公開院會上,洛佩斯(Carme López Calderón)女士和布利達爾(Ionuț-Cătălin Blidar)蒙席因其神學研究而獲獎。教宗方濟各致函問候與會者。 教宗方濟各向會議致函,指出「在宗座學院裡,知識化為服務,因為知識源於合作,並引人投入合作。缺乏這種知識,就沒有真正的人類整體發展。」除了闡述知識的意義,教宗還指出宗座學院是眾議精神的榜樣及福傳的力量。
教宗:科技世代青年將能運用新技術來實踐整體生態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一(9日)接見了「生命的機遇」機構約30多名成員,感謝該機構敏銳地關懷弱勢少年,讚許他們響應《願祢受讚頌》通諭的建議,進行自我更新。 「生命的機遇」機構旨在為弱勢兒童和青少年「提供走出困境的機會,進而圓滿實現天主對每個人的計劃」。該機構的首項舉措是「少年城」,以「自我管理」的教育模式引領青年。
教宗寫序:菲奧里托神父教人成為天主的朋友
(梵蒂岡新聞網訊)耶穌會《公教文明》期刊發行了菲奧里托神父的「著作」,本書內容由納瓦哈神父編輯而成。菲奧里托神父是阿根廷耶穌會士,2005年安息主懷。他生前是該修會重要的靈修神師,培育了眾多拉丁美洲耶穌會士,包括貝爾格里奧教宗。因此,教宗方濟各為這本書撰寫了序言。
【天主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四十八章:新大陸的改革教會
文:Vitor Teixeira 譯:余漢釗 新教的改革並不局限於歐洲。同樣地,天主教與新教亦同時地向新大陸擴展,特別是從十七世紀開始,便向美洲方面傳去。在西葡控制的地區,如中南美洲——由墨西哥至火地島——都是天主教的範圍。而現今的美國及加拿大則是新敎佔了大多數。但天主教仍能進佔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和路易士安那等前法西殖民地,還有加拿大的魁北克。
【如何訓練教會合唱團】(6)為彌撒常用經文選擇音樂
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對彌撒的各部分作更深入探討是必要的。因為禮儀儀式是多層次的,而且在音樂上有很大差別,若要為合唱團選擇對禮儀有意義的音樂,我們便需要詳細說明。 諾拉的保利努斯(Paolinus of Nola,354-431年)在《卡門》(Carmen,20)一書中談到,這種和諧的尋找,應該從禮儀中去發現:「信仰是我們惟一的藝術,基督就是詩詞。他在不和諧中表現出聚集在自己身上成為令人欽佩的和諧。他詠唱我們的詩歌,齊特琴【註】的真正達味恢復者,長期以來淪為沈默,打破了古老罪惡的弦……主人和天主親自製作了新的齊特琴,將其與作為他的十字架的樹綁在一起。」禮儀學家克里斯皮諾.瓦倫齊亞諾(Crispino Valenziano)在題為〈美麗之道〉(In via pulchritudinis)的論文中引用了前文,對禮儀的美麗之道(在拉丁語中確實翻譯為“Via pulchritudinis”)做了很多論述。我們一直努力在禮儀中追求卓越的美。音樂不僅僅是「功能性」──只為經文編上一些音符。禮儀音樂必須通往超自然的美,否則是沒用的。